正确答案:

题目:RUP是一个二维的软件开发模型,其核心特点之一是(1)。RUP将软件开发生存周期划分为多个循环(cycle),每个循环由4个连续的阶段组成,每个阶段完成确定的任务。设计及确定系统的体系结构,制定工作计划及资源要求是在(2)阶段完成的。

解析:RUP也称为UP、统一过程,其核心特点是:以架构为中心,用例驱动,迭代与增量。该开发模型分4个阶段,分别为初始、细化、构造、移交。其中题干所述的“确定系统的体系结构”是细化阶段的主要工作,所以该空应填细化。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软件()是指改正产生于系统开发阶段而在系统测试阶段尚未发现的错误。
  • 正确性维护

  • 解析:本题考查软件维护相关知识。   软件维护的类型包括改正性维护(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改正性维护:在软件交付使用后,必然会有一部分隐藏的错误被带到运行阶段来。这些隐藏下来的错误在某些特定的使用环境下就会暴露出来。为了识别和纠正软件错误、改正软件性能上的缺陷、排除实施中的误使用,应当进行的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就叫做改正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外部环境(新的硬、软件配置)或数据环境(数据库、数据格式、数据输入输出方式、数据存储介质)可能发生变化,为了使软件适应这种变化,而去修改软件的过程就叫做适应性维护。   完善性维护: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往往会对软件提出新的功能与性能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修改或再开发软件,以扩充软件功能、增强软件性能、改进加工效率、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这种情况下进行的维护活动叫做完善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靠性等而提出的一种维护类型,它为以后进一步改进软件打下良好基础。通常,预防性维护定义为:“把今天的方法学用于昨天的系统以满足明天的需要”。也就是说,采用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对需要维护的软件或软件中的某一部分(重新)进行设计、编制和测试。

  • [单选题]()方法以原型开发思想为基础,采用迭代增量式开发,发行版本小型化,比较适合需求变化较大或者开发前期对需求不是很清晰的项目。
  • 敏捷

  • 解析:本题考查开发模型相关知识。迭代、增量、发行版本小型化,以及需求变化较大等特点均与敏捷方法一致,所以本题应选D。

  • [单选题]用户界面设计中,设计原则不正确的是()
  • 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功能

  • 解析:用户界面设计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它必须遵循一些"良好设计"的指导原则,下面是一些关键的用户界面设计原则:①用户控制。人机界面设计首先要确立用户类型。划分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视实际情况而定。确定类型后要针对其特点预测他们对不同界面的反应。这就要从多方面设计分析。用户应当感觉系统的运行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在图形界面或基于Web的界面中,用户指导程序的每一步执行;即使在程序进行某些处理或用户等待输出结果时,用户同样保持对控制的敏感度。②信息最小量。人机界面设计要尽量减少用户记忆负担,采用有助于记忆的设计方案。③帮助和提示。要对用户的操作命令做出反应,帮助用户处理问题。系统要设计有恢复出错现场的能力,在系统内部处理工作要有提示,尽量把主动权让给用户。④媒体最佳组合。多媒体界面的成功并不在于仅向用户提供丰富的媒体,而应在相关理论指导下,注意处理好各种媒体间的关系,恰当选用。⑤界面一致性。一致性要求用户界面遵循标准和常规的方式,让用户处在一个熟悉的和可预见的环境之中,这主要体现在命名、编码、缩写、布局,以及菜单、按钮和键盘功能在内的控制使用等。⑥界面容错性。一个好的界面应该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允许用户进行实验和出错,使用户在出现错误时能够方便地从错误中恢复。⑦界面美观性。界面美观性是视觉上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具有平衡和对称性、合适的色彩、各元素具有合理的对齐方式和间隔、相关元素适当分组、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找到要操作的元素等。⑧界面可适应性。界面可适应性是指用户界面应该根据用户的个性要求及其对界面的熟知程度而改变,即满足定制化和个性化的要求。所谓定制化,是在程序中声明用户的熟知程度,用户界面可以根据熟知程度改变外观和行为;所谓个性化,是使用户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设置用户界面元素。

  • [单选题]博学网软件开发团队欲开发一套管理信息系统,在项目初期,用户提出了软件的一些基本功能,但是没有详细定义输入、处理和输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该团队在开发过程应采用()
  • 原型开发模型

  • 解析:瀑布模型也称为生命周期法,是生命周期法中最常用的开发模型,它把软件开发的过程分为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码、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6个阶段,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瀑布模型是最早出现的软件开发模型,在软件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提供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框架。瀑布模型主要用于需求明确或很少变更的项目。原型法适合于用户没有肯定其需求的明确内容的时候。它是先根据已给的和分析的需求,建立一个原始模型,这是一个可以修改的模型(在生命周期法中,需求分析成文档后一般不再进行修改)。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都把有关信息相互反馈,直至模型的修改,使模型渐趋完善。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参与和决策加强了,最终的结果是更适合用户的要求。这种原型法成败的关键及效率的高低,关键在于模型的建立及建模的速度。增量模型融合了瀑布模型的基本成分(重复地应用)和原型的迭代特征。采用随着日程时间的进展而交错的线性序列。每一个线性序列产生软件的一个可发布的"增量"。当使用增量模型时,第一个增量往往是核心的产品,即实现了基本的需求,但很多补充的特性还没有发布。核心产品交用户使用,使用和/或评估的结果是下一个增量的开发计划。该计划包括对核心产品的修改,使其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并发布一些新增的特点和功能。这个过程在每一个增量发布后不断重复,直到产生最终的完善产品。RAD是一个线性顺序的软件开发模型,强调极短的开发周期和可复用程序构件的开发。RAD模型是瀑布模型的一个高速变种,通过使用基于构件的建造方法获得了快速开发。如果需求理解得很好,且约束了项目范围,RAD模型使得一个开发组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创建出功能完善的系统。RAD方法主要用于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它包含业务建模、数据建模、处理建模、应用生成、测试及反复5个阶段。

  • [单选题]()是一个独立可交付的功能单元,外界通过接口访问其提供的服务。
  • 基于构件开发中的构件(Component)

  • 解析:在基于构件的开发中,构件包含并扩展了模块化程序设计中子程序、面向对象系统中对象或类和系统模型中包的思想,它是系统设计、实现和维护的基础。构件定义为通过接口访问服务的一个独立可交付的功能单元。平时我们所看到的DLL文件就是封装好的构件。

  • [单选题](1)是一种最常用的结构化分析工具,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系统内数据的运行情况。通常使用(2)作为该工具的补充说明。
  • 解析:数据流图是一种最常用的结构化分析工具,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系统内数据的运行情况。数据流图是一种能全面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集中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的情况。通常使用数据字典对数据流图加以补充说明。数据字典是以特定格式记录下来的、对系统的数据流图中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容和特征所做的完整的定义和说明。

  • [单选题]统一软件开发过程是一种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软件开发过程,其特点是"用例驱动,以架构为核心,迭代并增量"。统一软件开发过程定义了4种通用的开发阶段,它们按照过程顺序分别是:起始阶段、(1)、构建阶段和(2),其中在构建阶段主要产生的文档有(3)。
  • 解析:统一过程适合于大、中型项目的开发,可以分为4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建阶段和移交阶段。初始阶段的任务是为系统建立业务模型并确定项目的边界。在初始阶段,必须识别所有与系统交互的外部实体,定义系统与外部实体交互的特性。在这个阶段中所关注的是整个项目的业务和需求方面的主要风险。对于建立在原有系统基础上的开发项目来说,初始阶段可能很短。细化阶段的任务是分析问题领域,建立健全的架构基础,淘汰项目中最高风险的元素。在细化阶段,必须在理解整个系统的基础上,对架构做出决策,包括其范围、主要功能和诸如性能等非功能需求,同时为项目建立支持环境。在构建阶段,要开发所有剩余的构件和应用程序功能,把这些构件集成为产品,并进行详细测试。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阶段是一个制造过程,其重点放在管理资源及控制操作,以优化成本、进度和质量。构建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优化资源和避免不必要的报废和返工,使开发成本降到最低;完成所有所需功能的分析、开发和测试,快速完成可用的版本;确定软件、场地和用户是否已经为部署软件做好准备。在构建阶段,开发团队的工作可以实现某种程度的并行。即使是较小的项目,也通常包括可以相互独立开发的构件,从而使各团队之间实现并行开发。当基线已经足够完善,可以安装到最终用户实际环境中时,则进入交付阶段。交付阶段的重点是确保软件对最终用户是可用的。交付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β测试,制作产品发布版本;对最终用户支持文档定稿;按用户的需求确认新系统;培训用户和维护人员;获得用户对当前版本的反馈,基于反馈调整产品,如进行调试、性能或可用性的增强等。根据产品的种类,交付阶段可能非常简单,也可能非常复杂。例如,发布现有桌面产品的新发布版本可能十分简单,而替换一个国家的航空交通管制系统可能就非常复杂。交付阶段结束时也要进行技术评审,评审目标是否实现,是否应该开始演化过程,用户对交付的产品是否满意等。

  • [单选题]统一软件开发过程是一种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软件开发过程,其特点是"用例驱动,以架构为核心,迭代并增量"。统一软件开发过程定义了4种通用的开发阶段,它们按照过程顺序分别是:起始阶段、(1)、构建阶段和(2),其中在构建阶段主要产生的文档有(3)。
  • 解析:统一过程适合于大、中型项目的开发,可以分为4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建阶段和移交阶段。初始阶段的任务是为系统建立业务模型并确定项目的边界。在初始阶段,必须识别所有与系统交互的外部实体,定义系统与外部实体交互的特性。在这个阶段中所关注的是整个项目的业务和需求方面的主要风险。对于建立在原有系统基础上的开发项目来说,初始阶段可能很短。细化阶段的任务是分析问题领域,建立健全的架构基础,淘汰项目中最高风险的元素。在细化阶段,必须在理解整个系统的基础上,对架构做出决策,包括其范围、主要功能和诸如性能等非功能需求,同时为项目建立支持环境。在构建阶段,要开发所有剩余的构件和应用程序功能,把这些构件集成为产品,并进行详细测试。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阶段是一个制造过程,其重点放在管理资源及控制操作,以优化成本、进度和质量。构建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优化资源和避免不必要的报废和返工,使开发成本降到最低;完成所有所需功能的分析、开发和测试,快速完成可用的版本;确定软件、场地和用户是否已经为部署软件做好准备。在构建阶段,开发团队的工作可以实现某种程度的并行。即使是较小的项目,也通常包括可以相互独立开发的构件,从而使各团队之间实现并行开发。当基线已经足够完善,可以安装到最终用户实际环境中时,则进入交付阶段。交付阶段的重点是确保软件对最终用户是可用的。交付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β测试,制作产品发布版本;对最终用户支持文档定稿;按用户的需求确认新系统;培训用户和维护人员;获得用户对当前版本的反馈,基于反馈调整产品,如进行调试、性能或可用性的增强等。根据产品的种类,交付阶段可能非常简单,也可能非常复杂。例如,发布现有桌面产品的新发布版本可能十分简单,而替换一个国家的航空交通管制系统可能就非常复杂。交付阶段结束时也要进行技术评审,评审目标是否实现,是否应该开始演化过程,用户对交付的产品是否满意等。

  • [单选题]UML采用4+1视图来描述软件和软件开发过程,其中(1)描绘了所设计的并发与同步结构;(2)表示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及分布结构;UML中的类图可以用来表示4+1视图中的(3)。
  • 解析:UML采用4+1视图来描述软件和软件开发过程。①逻辑视图:以问题域的语汇组成的类和对象集合。②进程视图:可执行线程和进程作为活动类的建模,它是逻辑视图的一次执行实例,描绘了所设计的并发与同步结构。③实现视图:对组成基于系统的物理代码的文件和组件进行建模。④部署视图:把构件部署到一个组物理的、可计算的节点上,表示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及分布结构。⑤用例视图:最基本的需求分析模型。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开发管理题库 系统安全性和保密性题库 分布式系统题库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题库 知识产权与法律法规题库 专业英语题库 系统性能评价题库 嵌入式系统题库 操作系统题库 信息系统综合知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