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肾衰竭
题目: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的常见死亡原因为()
解析: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的常见致死原因为肾衰竭。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诊断神经梅毒最可靠的实验室检查是()
脑脊液VDRL试验
[单选题]在临床中对钩端螺旋体病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鉴别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腓肠肌明显压痛
解析:在临床中对钩端螺旋体病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鉴别诊断最有意义的是腓肠肌明显压痛。
[单选题]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性交
解析:梅毒的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
[多选题]以下哪些是莱姆病常见的临床表现()
脑脊髓膜炎
脑炎
房室传导阻滞
关节炎
解析:莱姆病临床表现多样,Ⅰ期:局部皮肤损害等早期相关表现,Ⅱ期:发病数周至数月后出现神经、心脏、关节肌肉的相关损害,Ⅲ期:发病数月至数年后出现的慢性皮肤、神经、关节受累表现。
[单选题]患者男,22岁,农民,因“发热、全身肌肉疼痛7d,尿黄2d”于8月7日来诊。查体:球结膜充血,巩膜轻度黄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5cm,腓肠肌压痛。当地有类似疾病流行。
[单选题]患者男,35岁,因“突发寒战、高热1d”来诊。患者系抗震救灾抢险队员,经常在乡村废墟搬运伤员。16d前至青海玉树执行任务,1d前突发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1℃,头痛和全身肌肉痛。查体:巩膜黄染,结膜及咽部充血;胸部出血性皮疹,HR110次/min;肝肋下3cm,有触压痛,脾肋下6cm,实验室检查:血WBC15×109/L,N0.85,PLT50×109/L;ALT157U/L,TBil56μmol/L。收住院后予以头孢哌酮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1周后体温突然降至正常,伴大汗,肝、脾大缓解;10d后再次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和全身肌肉痛。血涂片:暗视野下发现两端尖锐、弯曲、旋转的螺旋活动的病原体。
[单选题]患者男,35岁,因“皮肤红疹伴关节痛20d,发热2d”来诊。患者于20d前外出游玩时被蜱叮咬右小腿,后局部起红色小丘疹,轻度瘙痒,未特殊处理;随后皮损逐渐向外扩展成斑片,中央部分呈消退倾向,并出现全身不适和膝、踝、肘等关节疼痛,以膝关节为甚,呈游走性,活动后明显加重,予阿司咪唑(息斯敏)等抗组胺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近2d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尿、粪基本正常。否认关节炎、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到过血吸虫疫区。查体:T39℃,P105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意识清楚;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小腿外侧(被叮咬处)见环状红斑疹,中央部分皮疹已消退,无脱屑和渗出,皮损部位触之稍硬,皮温略高;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近端肌肉轻度压痛、膝、踝、肘等关节活动良好,浮髌试验(-)。
[多选题]患者女,43岁,新疆喀什牧民,因“突发寒战、高热伴头痛、眩晕及全身肌肉酸痛2d”来诊。10d前患者有类似寒战、发热病史,治疗7d后,体温突转正常,伴大汗淋漓、全身乏力;2d前再次发作。查体:T39.5℃,P110次/min,BP100/70mmHg;巩膜轻度黄染,结膜及咽部充血,胸腹部散在点状出血性皮疹,腰背部皮肤见散在硬结,有抓痕;肝肋下3cm,有触压痛,脾肋下6cm;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未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