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三苯氧胺
题目:ER阳性乳腺癌患者宜选用()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引起乳癌发病的易感因素不包括()
高蛋白饮食
[单选题]下列哪些乳腺癌病人不需要行放射治疗()
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乳腺癌
[单选题]患者,女性,65岁,洗澡时发现右乳外上近乳头处有一肿物。既往体健。查体:右乳外上近乳头处2cm×1.5cm质硬肿物,肿物局部皮肤稍凹陷,无压痛,边界尚清,腋窝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针吸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目前最恰当的术式是()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单选题]患者,女,18岁,左乳外上象限一黄豆大小肿块,质地坚韧,表面光滑,边缘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极易推动,挤压无乳头溢液。应首先考虑的是()
乳腺纤维腺瘤
解析:乳腺纤维腺瘤是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混合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与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对本病的认识还有腺纤维瘤、腺瘤之称,是由于构成肿瘤的纤维成分和腺上皮增生程度的不同所致。当肿瘤构成以腺上皮增生为主,而纤维成分较少时称为纤维腺瘤;若纤维组织在肿瘤中占多数,腺管成分较少时,称为腺纤维瘤;肿瘤组织由大量腺管成分组成时,则称为腺瘤。上述三种分类只是病理形态学方面的差异,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并无不同,故统称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呈圆形或卵圆形,临床多见1~3cm,生长缓慢,妊娠或哺乳期时可急骤增长。极少数青春期发生的纤维腺瘤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直径可达8~10cm,称为巨大纤维腺瘤,仍属良性肿瘤。纤维腺瘤恶变成纤维肉瘤或乳腺癌者极少见,不到1%。英文名称fibroadenomaofbreast[br]多发群体18~25岁青年女性。常见病因:[br]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病因卵巢功能旺盛,雌激素水平过高,调节失衡,加之患者对雌激素反应敏感,在雌激素的长期刺激下,引起乳腺腺上皮组织和纤维组织过度增生,结构紊
[单选题]乳癌局部皮肤呈“桔皮样”改变的原因()
癌肿侵及库珀韧带
解析:乳癌肿块继续增长,表面皮肤可因皮内和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而引起局部淋巴水肿;由于皮肤在毛囊处与皮下组织的连结紧密,淋巴水肿时可见毛囊处出现很多点状凹陷,形成所谓"桔皮样"改变。因此答案为C。
[多选题]预防急性乳炎的方法是:()
防止乳汁淤积
保持乳头清洁
治疗乳头破损
注意婴儿口腔卫生
[单选题]女性,65岁。因发现右侧乳房近乳头处包块半年来院就诊。既往体健。查体:右侧乳腺外上象限近乳头处可触及约3cm×1.5cm质硬包块,无压痛,边界尚清,局部皮肤稍凹陷。腋窝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解析:1.乳腺钼靶X线的表现为高密度影肿物,边缘呈毛刺状,可见小簇状、沙砾样钙化。2.乳腺癌在钼靶上的重要表现首先是乳房内高密度肿块,多表现为边缘有毛刺状浸润表现,可见小叉状、沙砾状、成簇的钙化点。腋窝淋巴结有肿大者也可以在钼靶的斜位片上显示。乳腺包块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手术治疗后,病理结果为:右乳腺外上象限包块大小为3cm×2cm,浸润性导管癌,右腋下淋巴结可见癌转移1/35.患者切口已拆线,愈合良好。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均为阳性,HER-2表达阴性。
[单选题]女性,45岁,右乳房胀痛已4年余,月经前显著,行经后胀痛缓解,近期症状加重,月经前后均感胀痛且自感触及肿块。
解析:1.根据检查,腰椎L、L有骨质破坏征象。2.乳癌分期我国卫生部编制的乳癌诊治规范,采用1988年TNM分期的修订方案可将乳癌分为以下各期:0期:TisNM;Ⅰ期:TNM;Ⅱ期:TNM,T。
[单选题]女,25岁,产后3周,左乳房胀痛,伴发热。查左乳房内上象限压痛,有波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