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抗胆碱能药物

题目:重症急性胰腺炎出现肠麻痹时,不宜应用的药物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多发生在()
  • 十二指肠球部以下

  • 解析: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球部,前壁比较多见。球后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以下。

  • [单选题]关于急性胰腺炎时腹痛发生的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胆汁刺激肠道

  • 解析:急性胰腺炎的腹痛发生机制主要是:(1)胰腺的急性水肿,炎症刺激和牵拉其包膜上的神经末梢。(2)胰腺的炎性渗出液和胰液外溢刺激腹膜和腹膜后组织。(3)胰腺炎症累及肠道,导致肠胀气和肠麻痹。(4)胰管阻塞或伴胆囊炎、胆石症引起疼痛。

  • [单选题]男性,56岁。4个月来出现上腹部隐痛,无规律性。需行胃镜检查以区分良恶性,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恶性溃疡只发生在老年人,且男性多见

  • 解析:恶性溃疡内镜特点为:①溃疡形状不规则,一般较大;②底凸凹不平,苔污秽;③边缘呈结节状隆起;④周围皱褶中断;⑤胃壁僵硬,蠕动减弱。良性溃疡特点: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也有线性的,边缘光整,底部附有灰黄色或灰白色渗出物,周围黏膜充血、水肿,可有皱襞向溃疡集中。可分为活动期(A)、愈合期(H)和瘢痕期(S)三个病期。其中每个病期又可分为1和2两个阶段。胃癌的发病年龄以中老年居多,35岁以下较低,55~70岁为高发年龄段。

  • [单选题]关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在疾病晚期应用抑制胰酶活性药物

  • 解析:关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除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还应予补足血容量、抑酸治疗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转入ICU。积极营养支持,常规使用抗生素,应用生长抑素,抑制胰液和胰酶分泌,同时在疾病早期应用抑制胰酶活性药物。

  • [单选题]男性,78岁。反复上腹痛10年,多出现于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进食后加重,未系统诊治。近1年疼痛不规律,消瘦,偶有黑便。最应该检查()
  • 胃镜+活检

  • 解析:典型的消化性溃疡有以下临床特点: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发作与自发缓解相交替,常有季节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发作时上腹痛呈规律性,腹痛多可因服用抗酸药物缓解。GU的疼痛特点多表现为餐后约1小时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重复上述节律。GU患者有1%可发生癌变。年龄45岁以上,溃疡顽固不愈,腹痛不规律,应用抗酸药物不能缓解,伴有消瘦、贫血等症状时,应高度警惕恶变。最主要的诊断依据就是内镜加活组织检查。

  • [单选题]女性,40岁。因饱食后突发持续性疼痛,扩散至全腹,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X线检查可见膈下新月形气体影。诊断为()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 解析:急性穿孔的溃疡常位于十二指肠前壁及胃前壁,发生穿孔后胃肠的内容物漏入腹腔而引起急性腹膜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时可出现膈下游离气体。

  • [单选题]女性,45岁。反复上腹部隐痛,疼痛于进餐后1小时加重,有反酸胃灼热,7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腹胀。查体:上腹部压痛。

  • [单选题]女性,45岁。反复上腹部隐痛,疼痛于进餐后1小时加重,有反酸胃灼热,7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腹胀。查体:上腹部压痛。

  •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
  • 起病后6~12小时升高,48小时下降,持续3~5天

  • 解析:急性胰腺炎时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发现:多有白细胞增多及中性粒细胞核左移。血清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升高,48小时下降,持续3~5天,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其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轻重。尿淀粉酶在起病后12~14小时升高,下降缓慢,持续1~2周,但受尿量的影响。血清脂肪酶起病后24~72小时上升,持续7~10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有诊断价值,其特异性较高。暂时性低钙血症常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低血钙程度与临床严重程度平行。

  • 推荐下载科目: 遗传性皮肤病题库 软下疳题库 神经内科题库 结核病题库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题库 皮肤病总论题库 内分泌学题库 皮肤的保健和美容题库 皮肤与性病学综合练习题库 动物性皮肤病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