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题目:男,60岁,患高血压病及糖尿病3年,糖尿病单用饮食控制,于咳嗽发热2天后出现昏迷。检查瞳孔等大。无嘴歪肢瘫,皮肤弹性差,肺有湿啰音,心律整,脉率110次/分,血压为130/60mmHg,左侧Bahinski征可疑。WBC15×10/L,Hb150g/L,尿糖(+++),尿酮(±),BUN17.9mmol/L,血钠150mmol/L,血钾4.0mmol/L.COCP17.6mmol/L。本例昏迷最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上述哪项是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最典型的临床特征()
伴家族性神经性耳聋
[单选题]下列选项关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原则错误的是()
补碱宜快宜少
解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引起的高血糖、高血酮、酸中毒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最常发生于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亦可发生。临床表现以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其特点。一般不必补碱。补碱指征为血pH
[单选题]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不包括()
眼球突出
解析:糖尿病可引起各种眼部疾病如角膜溃疡、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神经病变,最常见的是视网膜病变。主要包括近视、眼睑下垂、白内障、麻痹性斜视等,但不包括眼球突出。眼球突出是甲亢的症状之一。故本题选D。
[单选题]一患者常规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为6.5mmol/L,下列选项不妥的是()
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
解析:该患者空腹血糖6.5mmol/L,处于空腹血糖受损(IFG)状态,应该进行适当干预,分析影响血糖结果的因素,是否有可能结果不准确,故不选C;测定24小时尿糖可作为判定血糖控制的指标,而糖化血红蛋白则可以反映8~12周前血糖的水平,都有一定意义,故不选D;应该复查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必要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故不选A、B;由于患者尚未确诊糖尿病,不应即刻开始口服降糖药治疗,故选E。
[单选题]患者男,56岁。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晚10时突起心慌,多汗,软弱。继而神志不清,查脉搏120次/分,尿糖(-),尿酮(-),尿素氮10.0mmol/L,最可能为()
低血糖昏迷
解析:该患者尿糖和尿酮均阴性,不支持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的诊断,故不选B、C;尿素氮无明显升高,不考虑尿毒症昏迷的诊断,不选E;该患者起病时有心慌、手抖等症状,不似脑血管意外的起病表现,故不选D;低血糖昏迷起病多由低血糖引起心慌、手抖、力弱等症状,严重低血糖可引起昏迷,本患者符合上述表现,故选A。
[单选题]对糖尿病诊断首选()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解析:糖尿病的诊断包括空腹血糖、随机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三点中任一点达诊断标准即可诊断糖尿病,当空腹或随机血糖升高又未达界值时,可以行()GTT,故题1选D。糖尿病分2型,胰岛素释放试验可以区分1型和2型糖尿病,1型表现为曲线低平,2型表现为峰值延迟或不足,故题2选E。
[单选题]患者女,70岁。糖尿病20年,每日皮下注射人混合胰岛素治疗,早餐前30单位,晚餐前24单位,每日进餐规律,主食量350g。近来查空腹血糖13.6~14.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6~8.8mmol/L。关于空腹高血糖,确定原因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多次测定夜间血糖
解析:1.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后,清晨空腹高血糖的常见原因有:①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②黎明现象:夜间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短时间内出现高血糖;③Somogyi效应:即在夜间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为确定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可行夜间血糖监测,如可于0、2、4、6、8时分别测定血糖。若有夜间低血糖,则可能为Somogyi效应;若无夜间低血糖,则可能为黎明现象。答案为C。2.强化胰岛素治疗后,空腹高血糖以Somogyi或黎明现象最多见,答案为A。3.根据夜间监测血糖的结果,确定空腹高血糖的原因,调整胰岛素剂量。若为Somogyi效应所致,应减少胰岛素剂量;若为黎明现象所致,则应增加胰岛素剂量。答案为E。
[单选题]患者男,48岁。2年前因"胃溃疡穿孔"行胃次全切除术。近5个月常于清晨空腹时出现精神症状,进食后缓解。今晨被家人发现神志不清送来急诊。查血糖2.2mmol/L,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后逐渐清醒。低血糖最可能的原因是()
[单选题]患者女,70岁。食欲减退,双下肢水肿3个月,昏迷5小时入院。糖尿病史8年,长期口服苯乙双胍治疗。查血糖10.6mmol/L,血肌酐240μmoI/L,尿糖(+++),尿酮体弱阳性,尿蛋白(++),昏迷原因应首先考虑()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
解析:患者双下肢水肿,糖尿病史8年,提示可能由于糖尿病引起肾脏功能改变,血糖略高,尿酮体弱阳性,除外酮症酸中毒以及高渗昏迷,血肌酐高于正常两倍,尿蛋白(++),均提示患者有较为严重的肾功能损害,故选择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