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题目:痰停于哪个部位可引起眩晕()。

解析:若痰饮留滞于脏腑,则阻滞脏腑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如痰饮阻肺,肺气失于宣降,则见胸闷气喘、咳嗽吐痰等;痰饮停胃,胃气失于和降,则见恶心呕吐等;痰浊痹阻心脉,血气运行不畅,可见胸闷心痛等;痰湿上蒙清窍,可见头昏头痛等。故本题选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一经病症未罢,又见它经病症的发病类型是()。
  • 并病

  • 解析:【考点】发病。并病是指一经病症未罢,又见它经病症的发病。

  • [单选题]阴盛格阳引起的证候是()。
  • 假热证

  • 解析:【考点】病机。阴盛格阳又称格阳,是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将弱小阳气格拒排斥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形成真寒假热的病理变化。

  • [单选题]气大量丢失的病理变化为()。
  • 气脱

  • 解析:【考点】病机。气脱是指气突然大量丢失,生命突然衰竭的病理变化。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正气的持续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脱而致气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 [单选题]《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体现的原则是()。
  • 因地制宜

  • 解析:【考点】防治原则。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用药的原则。由于地区不同,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各异,人的生理特性和病变特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治疗用药时应根据当地环境及生活习惯而有所变化。《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的"西北之气,散而寒之",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 [单选题]易致肝风内动的邪气是()。
  • 解析:"生风",是指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燔灼肝经,耗劫津液,筋脉失养失润,易引起肝风内动的病证。由于此肝风为热甚引起,故又称"热极生风"。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等。故本题选E。

  • 推荐下载科目: 西医及临床医学题库 中药学题库 第十单元足太阴脾经、腧穴题库 第八单元手阳明大肠经、腧穴题库 内科病证题库 第七章治疗各论题库 中篇:刺灸法题库 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题库 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题库 第二十九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