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肝脾破裂

题目:患者,男性,33岁,上腹部被汽车撞伤2小时。查体:血压70/40mmHg,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130次/分,全腹压痛及反跳痛阳性,肌紧张。首先考虑该患者为()

解析:实质性脏器破裂:主要表现是内出血。表现为面色苍白、脉率加快,严重时可出现失血性休克。除肝内胆管或胰腺损伤外,一般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并不严重。空腔脏器破裂:强烈的腹膜刺激征是主要表现,同时伴有恶心、呕吐、便血、呕血等胃肠道症状,有时可有气腹征,稍后可出现全身感染的表现。肝破裂在各种腹部损伤中占16%~20%。可能有胆汁溢入腹腔,故腹痛和腹膜刺激征较为明显。血液有时可能通过胆管进入十二指肠而出现黑粪或呕血。当存在多处严重伤时,腹部情况容易被忽略。右侧躯干遭受暴力,右上腹痛向右胸及右肩放射,有右下胸肋骨骨折,右横膈抬高,都应高度怀疑肝损伤。B型超声检查对鉴别有无肝损伤及探明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很有价值。脾破裂在各种腹部损伤中占40%~50%。临床所见的85%为真性破裂,有时在裂口对应部位有下位肋骨骨折的存在。出血量大,患者可迅速出现休克。如撕裂脾蒂,可造成未及抢救以致死亡。呈左肩放射性痛。诊断外伤性脾破裂最重要的是诊断性腹腔穿刺有不凝固血液。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紫癜与充血性皮疹的主要区别是()
  • 按压是否褪色

  • 解析:皮肤黏膜出血是因机体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所引起,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难以止血为临床特征。皮肤黏膜出血表现为血液淤积于皮肤或黏膜下,形成红色或暗红色斑,压之不褪色。视出血面积大小可将其分为瘀点、紫癜和瘀斑。皮疹在加压时可褪色或消失。

  • [单选题]毛果云香碱对眼的作用表现为()
  • 降眼压,缩瞳,调节痉挛

  • 解析:毛果芸香碱能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官的M胆碱受体,尤其对眼和腺体作用较明显。滴眼后可引起缩瞳、眼压降低和调节痉挛等作用。(1)缩瞳:本品可激动瞳孔括约肌的M胆碱受体,表现为瞳孔缩小。(2)降低眼压:毛果芸香碱通过缩瞳作用使虹膜向中心拉动,虹膜根部变薄,从而使处于虹膜周围的前房角间隙扩大,房水易于经滤帘进入巩膜静脉窦,使眼压下降。(3)调节痉挛:毛果芸香碱作用后,睫状肌的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造成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本身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此时只适合于视近物,而难以看清远物。

  • [多选题]与固有免疫相比,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有()
  • 特异性

    记忆性

    耐受性

  • 解析:与固有免疫相比,适应性免疫应答有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特异性是指某一特定抗原刺激可以从免疫系统淋巴细胞库中选择出相应的T细胞或B细胞克隆,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多样性是指T细胞库或B细胞库呈高度的异质性,是许许多多特异性识别抗原细胞克隆的总和,赋予机体具有识别周围环境中数量极大的抗原种类并与之发生反应的能力。②耐受性:在胚胎期,自身组织成分与相应的淋巴细胞克隆相遇,这些淋巴细胞克隆被删除或被禁忌,出生后这些克隆丧失了针对自身组织成分的反应性,即免疫耐受,但完好地保留了针对"非己"抗原的识别和反应能力。免疫耐受机制是免疫系统区别自身和非己的关键。③记忆性:T细胞和B细胞在初次免疫应答过程中都会产生由经抗原刺激活化、增殖淋巴细胞分化而来的记忆细胞,这种记忆细胞与初始(或未致敏)淋巴细胞不同,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可出现潜伏期短、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再次免疫应答。

  • [单选题]患者,女性,65岁,口渴、多尿半个月,近3天进食差,乏力,嗜睡。查体:血压75/45mmHg,嗜睡,皮肤干燥缺水,呼吸32次/分,心率110次/分。尿常规:尿糖(+++),酮体(±),否认糖尿病病史。为明确诊断,除测血糖外,应做下列哪项检查()
  • 血电解质+肾功能


  • [单选题]患儿,3岁,5天前出现发热,伴有流泪、畏光,当地卫生所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3天前患儿病情加重,咳嗽、咳痰,伴有红色斑丘疹。查体:两肺闻及湿性啰音,诊断考虑为麻疹合并肺炎。该患儿需隔离至()
  • 出疹后10天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医师定期考核真题精选题库 医师定期考核考前预测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