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张老师把新闻知识作为教学的引子,把阅读文本作为解释和印证新闻写作的范本,这种做法比较好

题目: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备课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张老师:这一课我想用一课时完成。陈老师:我也是这样设想的。你的教学怎样设计呢?张老师:我想第一是复习新闻知识,第二是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让学生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第三是与学生共同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李老师:我想重点应落在“现实场景的再现”上。陈老师:“现实场景的再现”抓得很好,但我觉得还要注意“历史材料的运用”,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使作品增加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对上面几位老师的做法,评价不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教学内容选择的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与鉴赏的根本目的是“立人”,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一切着眼于人的发展。如果以新闻知识为教学重点,在“立人”上就会显得苍白。张老师设计的“与学生共同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有点虚,这种以新闻知识介绍为主要方式的教学,需要调整和改变。像陈老师这样选择“现实场景的再现”和“历史材料的运用”作为教学的重点,既可以交代和回顾新闻的相关知识,又能在阅读中让学生体会和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比较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所以正确答案选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老师在讲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冒号的用法,举出以下例子,其中用法不正确的是()。
  • 一般地说:作品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人物太多,故事性不强。

  • 解析:B项中“一般地说”后的冒号改为逗号;“毛病是”后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

  • [单选题]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每册书课内学习计划都包含“梳理探究”部分,并且每册有3个专题,其涉及面广泛,有的侧重对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对该“梳理探究”部分的实施建议恰当的是()。
  •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统筹安排此部分每一个专题的教学任务

  • 解析:教师占教学活动主导地位,应对学生学习起引导作用,不能放任学生自流,排除A;这部分旨在为学生梳理、整合语文知识,或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不必全部识记,排除B;这部分为每册教材课内教学内容,尤为重要,不可自主删减,排除D。

  • [单选题]阅读《善良》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蛇》两个寓言故事,大家都应该很熟悉吧。这两个寓言讲的都是善良的人“好心不得好报”。在我们的生活中,关于“善良”这个话题,也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和“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等谚语、俗语。你对善良有什么看法呢?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打开王蒙先生的《善良》,看看他是持什么观点的。(学生通读全文)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自己勾划出的最能表现作者基本观点的语句?生:最后一段中的“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生:我找的是“我相信,国人终归会愈来愈善良而不是相反”。生:我认为上面两句话合起来才是作者的完整的观点。师:那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观点吗?生(稍作思考):喜欢善良,希望并相信国人终归会愈来愈善良。师:大家还有没有其他意见?生:没有了。师:好,看来作者的基本观点就是:“喜欢善良,希望并相信国人终归会愈来愈善良”。下面迅速通读全文,看一看王蒙先生是分几个部分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学生速读,思考、交流)对上述教学实录中“教师的提问”分析的不正确的是()。
  • 提问用时过长,容易引发学生零碎地肢解文本、片面地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 解析:B项,教师的提问虽然用时不长,但对下一步开展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对话与交流来说却是必要的。没有这个环节,就无法对文本有比较清晰的整体理解。故B项错误,当选。

  • [单选题]某教材在选修模块中设置了“柔婉之美·宋代婉约诗词欣赏”专题。下列作品不适合选入的是()。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解析:B项苏轼的《水调歌头》不属于婉约派。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

  • [单选题]阅读《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实录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教师板书“我来迟了”,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王熙凤偏偏就来迟了?师:“我来迟了”是王熙凤说的话。王熙凤在贾府中是一个活跃分子,贾府中的重大活动她都必定到场,积极参与其中。今天老祖宗的“心肝肉”从远远的扬州来了,大家都迎接来了,为什么偏偏她就来迟了呢?生1:王熙凤在贾府中是实权性人物,事务缠身,来迟了可以理解。生2:任何事情都有偶然性,来迟;事出偶然。生3:这是王熙凤出场与众不同之处--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生4:王熙凤以“我来迟了”出场,这是曹雪芹的特意安排,独具匠心。教师感到生3、生4的发言已经点到了问题的要害之处,就插画把问题转入到第二轮讨论:“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特意安排,独具匠心”。师:说得好!下边我们就探究一下好在哪里。生5: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在这个礼仪显赫之家,等级是非常分明的,她一定先拜见外祖母,然后摆件大舅母、二舅母,与他们见面叙情。即使在平辈中,还有珠大嫂子在前。如果王熙凤夹在其中,势必只能充当一个小配角。然而她又是一个好出风头、不安分守己的人物,这怎么能突出她的特殊身份、特殊地位和个性特征呢?(这位男生的发言获得全班热烈的掌声)生6:如果把王熙凤当做主角来写,而把贾母等老一辈放在一边,那么就会违背贾府的礼数,既不合情,也不合理。生7:“我来迟了”是王熙凤在后院笑着说出来的。有贾母在,连邢夫人、王夫人都是屏气敛声道德,而王熙凤却可以大喊大叫,“放诞无礼”,这说明她是有靠山的,有恃无恐,是一个有特殊地位、特殊身份的人物。对以教学实录片段中学生的回答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生1、生2的回答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说明二人对王熙凤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没有理解

  • 解析:生1的回答“王熙凤在贾府中是实权性人物,事务缠身,来迟了可以理解”。虽然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但是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王熙风在贾府中的实际情况:擅权、揽事。这说明生1对王熙凤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还是有些了解的。生2的回答则表明了其并没有深入到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之中分析,没有掌握作品中王熙风的性格特征。

  • [单选题]教师让同学们回答汉语中五种基本结构关系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主谓、动宾、补充、联合、偏正


  • [单选题]在学习《鸿门宴》时,教师决定采用文言文阅读的教学方法,他创设了如下教学目标,其中不恰当的是()。
  • 体会美感,了解历史

  • 解析:《鸿门宴》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学习《鸿门宴》主要应掌握《史记》写人叙事的方法,而不是体会美感。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五章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题库 第二章 阅读教学题库 第四部分 教学评价题库 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题库 第一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教学实施的建议题库 第三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 教学设计(综合练习)题库 第二章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题库 教学评价(综合练习)题库 高级中学语文(考前冲刺)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