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平衡试验组和对照组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
题目:临床试验中研究对象的随机分组是为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人群健康效应谱中,准病态(即亚临床状态)的变化是()。
生理异常的变化
解析:环境有害因素引起的健康危害是一个连续的多个阶段的过程,常将整个效应从弱到强分为5级:①污染物在体内负荷增加,但不引起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的变化。②体内负荷进一步增加,出现某些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变化,但多为生理代偿性的,非病理学改变。③引起某些生化代谢或生理功能的异常改变,不过机体处于病理性的代偿和调节状态,无明显临床症状,可视为准病态(亚临床状态)。④机体功能失调,出现临床症状,成为临床性疾病。⑤出现严重中毒,导致死亡。
[单选题]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第1户,随后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户的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系统抽样
解析: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
[单选题]在300名病例与3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200名病例与50名对照具有暴露史。根据此资料,可计算出OR值为()。
无法计算
[单选题]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1.5,95%的可信限为1.1~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归因危险度为28%
解析:相对危险度RR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RR大于1,表明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
[单选题]由于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导致的疾病是()。
公害病
[单选题]大气中氧气的比例占()。
21%
[多选题]下列属于我国制定的大气卫生标准原则的是()。
不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效应
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反应
对人体无间接危害
选用最敏感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