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致病有明显季节性的病邪是
  • 正确答案 :A
  • 暑邪


  • [单选题]中医治病主要着眼于辨析
  • 正确答案 :B
  • 证候


  • [单选题]据《素问·六节藏象论》肺之华在
  • 正确答案 :D

  • [单选题]下列何方需用“清浆水”煎煮?
  • 正确答案 :B
  • 枳实栀子豉汤


  • [单选题]大柴胡汤的药物组成是( )
  • 正确答案 :E
  • 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芍药、枳实


  • [单选题]脏躁病的见证是
  • 正确答案 :B
  • 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


  • [单选题]五味的阴阳属性,属于阴的一组是
  • 正确答案 :B
  • 酸、苦、咸

  • 解析:酸味,苦味,咸味。酸味 能收——收敛 苦味:能泄、能燥、能坚 咸味 能下——泻下

  • [单选题]参苏饮与败毒散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前胡、茯苓

  • 解析: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桔梗 茯苓 人参 甘草(生姜 薄荷)   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配伍意义   本方证因正气素虚,复感风寒湿邪,卫阳被遏,肺气不宣所致。   方中以羌活、独活为君。臣以川芎,柴胡。佐以桔梗,枳壳,前胡,茯苓。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之药。此外,方中人参亦属佐药。   人参,既扶正以助祛邪,又使祛邪不伤正。 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 紫苏叶 干葛 陈皮 半夏 姜汁 前胡 茯苓 桔梗 枳壳 木香 炙甘草 (生姜 枣)   功用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虚人外感证候辨识   虚人外感: 恶寒,发热   憎寒壮热,脉浮而重取无力   --- 败毒散   咳痰,倦怠无力,舌苔白,脉弱 --- 参苏饮

  • [单选题]组成药物为细生地、玄参、麦冬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D
  • 增液汤

  • 解析:增液汤:玄参、麦冬、细生地。功用:增液润燥。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

  • [单选题]下列内容,不属腹部触诊的是
  • 正确答案 :C
  • 移动性浊音

  • 解析:移动性浊音为叩诊。

  • [单选题]培养儿童自制力的关键时期是
  • 正确答案 :A
  • 2~3岁

  • 解析:该题为记忆题。

  • [单选题]被称为“药王”的我国古代名医是
  • 正确答案 :D
  • 孙思邈

  • 解析:孙思邈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 [单选题]足阳明胃经的络穴是
  • 正确答案 :D
  • 丰隆

  • 解析:丰隆(络穴) 定位 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主治 头痛、眩晕;癞狂;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1.5寸。

  • [单选题]多用于治疗神经肌肉疼痛的拔罐法是
  • 正确答案 :D
  • 多罐法

  • 解析: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1)留罐法:又称坐罐法,为最常见的吸拔形式。是指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留罐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2)走罐法:又称为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擦上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本法常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3)闪罐法:是指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和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肌肉松弛的部位,不宜留罐的患者,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4)刺血拔罐法:又称刺络拔罐法,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多用于实证、热证,瘀血证,如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 (5)留针拔罐法:简称针罐,即在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约5~10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起下,然后将针起出。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的作用。

  • [单选题]面瘫的治疗主要以哪些经穴为主
  • 正确答案 :B
  • 手足阳明、手足太阳

  • 解析:治法 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以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 攒竹 阳白 四白 颧髂 颊车 地仓 合谷 配穴 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乳突部疼痛加翳风;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目合困难加鱼腰、申脉(或昆仑)。 操作 攒竹、阳白均向鱼腰部透刺。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取穴不宜过多,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肢体远端的足三里施行补法,合谷、昆仑行平补平泻法。余穴均用泻法。

  • [单选题]起于。诸阳会"的经脉是( )
  • 正确答案 :E
  • 阳维脉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中医妇科学(中级)[代码:331] 呼吸内科学(中级)[代码:305] 肾内科学(中级)[代码:307] 职业病学(中级)[代码:314] 胸心外科学(中级)[代码:319] 小儿外科学(中级)[代码:322] 放射医学(中级)[代码:344] 临床医学检验学(中级)[代码:352] 口腔修复学(中级)[代码:356] 疼痛学(中级)[代码:358]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