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其“腹满时痛”是病属
  • 正确答案 :A
  • 太阴


  • [单选题]治外有风寒表证内兼湿阻中焦证宜选
  • 正确答案 :A
  • 藿香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宣法、通法

  • 解析:常用治法 程氏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发散而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等而有表证者。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证。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通泻大便的方法,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排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证。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其中,和解之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证属半表半里者;调和之法适用于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此外,尚有和营卫、和胃气等,亦属和法范畴。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方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热证、火证、热甚成毒以及虚热等。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脏腑之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各种虚证。

  • [单选题]左归丸组成中含有而右归丸组成中不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龟板胶

  • 解析:左归丸(《景岳全书》)   【组成】怀熟地 炒山药 枸杞 山茱萸 川牛膝 鹿角胶 龟板胶 菟丝子   【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治证候】真阴不足证。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

  • [单选题]桑螵蛸散与天王补心丹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远志、当归


  • [单选题]午后或入夜低热,伴有五心烦热者,其病机为
  • 正确答案 :A
  • 阴虚


  • [单选题]按寸口脉分候脏腑,右寸脉可候
  • 正确答案 :E
  • 肺与胸中

  • 解析:诊脉部位 (一)寸口 通常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关前(腕侧)为寸,关后(肘侧)为尺 [寸口.png] (二)寸口诊法的原理 寸口部为“脉之大会” 寸口部脉气最明显 可反映宗气的盛衰 便于诊察 (三)其他诊脉部位 1.三部九候诊法 2.人迎寸口诊法 3.仲景三部诊法

  • [单选题]潜伏性感染意义是
  • 正确答案 :B
  • 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保持暂时性平衡,当人体防御功能减弱时,可引起疾病

  • 解析: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通常分为四个期。   1.潜伏期 进入人体---发病   是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原体感染的量成反比。传染病的潜伏期是相对固定的,是检疫工作者和传染病医师诊断、追溯传染源、确定检疫期、选择免疫方式的重要依据。[潜伏期.png]

  • [单选题]日常麻烦带来的苦恼所构成的应激称为
  • 正确答案 :A
  • 困扰


  • [单选题]不属于医学道德评价客观标准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医疗行为是否有利于医院的经济创收和发展

  • 解析:医德评价   医德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医德标准,对他人或自己的医德行为所作的善恶判断。   两种类型:社会评价、自我评价   三个标准:疗效、科学、社会   三种评价方式:舆论、信念、习俗  

  • [单选题]"脾之大络"是下列哪个穴位
  • 正确答案 :D
  • 大包


  • [单选题]以下是三阴交穴定位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 [单选题]清冷渊穴位于肘尖上
  • 正确答案 :C
  • 2寸


  • [单选题]四缝穴的位置在
  • 正确答案 :C
  • 手2~5指掌侧,近端指间关节横纹中点处

  • 解析:考点:常用奇穴的定位

  • [单选题]隔蒜灸用于治疗
  • 正确答案 :A
  • 肺痨

  • 解析: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O.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证。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

  • [单选题]头针针刺手法,捻转速度要求每分钟达到
  • 正确答案 :D
  • 200次左右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中医外科学(中级)[代码:325] 中医妇科学(中级)[代码:331] 中医骨伤科学(中级)[代码:328] 全科医学(中级)[代码:301] 泌尿外科学(中级)[代码:321] 小儿外科学(中级)[代码:322] 烧伤外科学(中级)[代码:323] 整形外科学(中级)[代码:324] 精神病学(中级)[代码:340] 口腔医学(中级)[代码:353]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