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 正确答案 :E
  • 以上均是

  • 解析:流行病学研究按设计类型可分为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和理论流行病学四类,每种类型又包括多种研究设计。

  • [单选题]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趋向于( )
  • 正确答案 :C
  • 公益性


  • [单选题]社会调查研究首先要提出研究的问题,那么问题的提出不包括下列哪个原则
  • 正确答案 :E
  • 方便性原则

  • 解析:社会调查研究在提出研究问题的过程中,需要遵循需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同时还要考虑研究问题的可行性。

  •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那些人员?
  • 正确答案 :E
  • 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


  • [单选题]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 )
  • 正确答案 :D
  • 各类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


  • [单选题]评定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时,采用的参考蛋白是
  • 正确答案 :A
  • 蛋类


  • [单选题]豆类中含有的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作用的物质是
  • 正确答案 :E
  • 生物活性物质

  • 解析:豆类食品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抑制肠道病原菌、增强免疫功能、保护肝脏、抗氧化、抗动脉硬化、抗肿瘤、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改善血糖生成反应等生物功能。

  • [单选题]噪声所致听力曲线图上的V形下陷常发生在
  • 正确答案 :D
  • 3000~6000Hz

  • 解析:高频听力下降(特别是在3000~6000Hz)是噪声性耳聋的早期特征。对其发生的可能原因有几种解释:①认为耳蜗接受高频声的细胞纤毛较少且集中于基底部,而接受低频声的细胞纤毛较多且分布广泛,初期受损伤的是耳蜗基底部,故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②认为螺旋板在感受4000Hz的部位血循环较差,且血管有一狭窄区,易受淋巴振动的冲击而引起损伤,3个听小骨对高频声波所起的缓冲作用较小,故高频部分首先受损;③共振学说:外耳道平均长度2.5cm,根据物理学原理,对于一端封闭的管腔,波长是其4倍的声波能引起最佳共振作用,对于人耳,这一长度相当于10cm,3000Hz声音的波长为11.40cm,因此,能引起共振的频率介于3000~4000Hz之间。

  • [单选题]最近几年来,“双肺同期灌洗技术”在我国广泛开展,减轻了尘肺患者的痛苦,延长了生命,对陶工尘肺患者进行灌洗,灌洗后的生理盐水颜色为
  • 正确答案 :C
  • 白色


  • [单选题]发生职业性疾患所需具备的作用条件有
  • 正确答案 :D
  • 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的浓度(强度),其中接触时间和接触浓度(强度)是决定机体所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

  • 解析:职业性疾患包括职业病和职业多发病两大类。当职业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通称为职业病。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是泛指职业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定疾病。

  • [单选题]关于生产性粉尘的论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能较长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一般在0.1~10μm

  • 解析: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能较长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经一般在0.1~10μm,它是污染环境,影响劳动者健康的重要因素。

  • [单选题]生物转化可使毒物转变为
  • 正确答案 :E
  • 有的毒物毒性降低,有的毒物毒性则增加

  • 解析:对生物转化的后果,要全面认识。并非所有毒物经生物转化后的毒性都能降低,而有的反而升高,所以E的答案最全面。

  • [单选题]“母乳喂养”项目中,婴幼儿的母亲应属于目标人群中的
  • 正确答案 :A
  • 一级目标人群

  • 解析:一级目标人群:期望改变不良健康行为,采用所建议的健康行为的传播对象称为一级目标人群。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中医耳鼻喉科学(中级)[代码:337] 中医肛肠科学(中级)[代码:327] 中医针灸学(中级)[代码:350] 血液病学(中级)[代码:310] 职业病学(中级)[代码:314] 烧伤外科学(中级)[代码:323] 肿瘤内科学(中级)[代码:341] 放射医学(中级)[代码:344] 核医学(中级)[代码:345] 疼痛学(中级)[代码:358]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