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用户文档主要描述所交付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下列文档中,()属于用户文档。
  • 正确答案 :C
  • 安装文档

  • 解析:用户文档主要描述所交付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不关心这些功能是怎样实现的。用户文档是了解系统的第一步,它可以让用户获得对系统准确的初步印象。用户文档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①功能描述:说明系统能做什么。②安装文档:说明怎样安装这个系统以及怎样使系统适应特定的硬件配置。③使用手册:简要说明如何着手使用这个系统(通过丰富的例子说明怎样使用常用的系统功能,并说明用户操作错误是怎样恢复和重新启动的)。④参考手册:详尽描述用户可以使用的所有系统设施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并解释系统可能产生的各种出错信息的含义(对参考手册最主要的要求是完整,因此通常使用形式化的描述技术)。⑤操作员指南(如果需要有系统操作员的话):说明操作员应如何处理使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试题中只有安装文档属于用户文档。其他的需求说明书、系统设计文档、系统测试计划均属于开发文档。

  • [单选题]利用需求跟踪能力链(traceabilitylink)可以跟踪一个需求使用的全过程,也就是从初始需求到实现的前后生存期。需求跟踪能力链有4类,如图8-10所示。其中的①和②分别是()
  • 正确答案 :A
  • 客户需求、软件需求

  • 解析:本题考查需求跟踪相关内容。需求跟踪时,是分层次进行的,首先需要确认从用户方获取的需求,是否与软件需求能一一对应,然后再看软件需求到下一级工作产品之间是对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层层传递的方式,可以尽量避免开发不需要的功能,以及遗漏该开发的内容。

  • [单选题]在关于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从已经安装的软件中提取设计规范,用以进行软件开发

  • 解析: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术语源于硬件制造业,相互竞争的公司为了了解对方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机密,在得不到设计和制造说明书的情况下,通过拆卸实物获得信息,软件的逆向工程也基本类似,不过,通常"解剖"的不仅是竞争对手的程序,而且还包括本公司多年前的产品。软件的逆向工程是分析程序,力图在比源代码更高抽象层次上建立程序的表示过程,逆向工程是设计的恢复过程。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 [单选题]用例(Use Case)用来描述系统对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核查用户账号是否正确。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核查客户账号"之间是()关系。
  • 正确答案 :A
  • 包含(IncludE.

  • 解析:用例是在系统中执行的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将生成特定参与者可见的价值结果。它确定了一个和系统参与者进行交互,并可由系统执行的动作序列。用例模型描述的是外部执行者(Actor)所理解的系统功能。用例模型用于需求分析阶段,它的建立是系统开发者和用户反复讨论的结果,表明了开发者和用户对需求规格达成的共识。两个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于重用的包含关系,用构造型Include表示;另一种是用于分离出不同行为的扩展,用构造型Extend表示。①包含关系:当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始用例中提取公共行为,或者发现能够使用一个构件来实现某一个用例的部分功能是很重要的事时,应该使用包含关系来表示它们。②扩展关系:如果一个用例明显地混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场景,即根据情况可能发生多种事情,可以断定将这个用例分为一个主用例和一个或多个辅用例描述可能更加清晰。

  • [单选题]有两种需求定义的方法--严格定义和原型定义,在关于这两种方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严格定义方法假定软件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


  • [单选题]()把整个软件开发流程分成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由目标设定、风险分析、开发和有效性验证及评审构成。
  • 正确答案 :C
  • 螺旋模型

  • 解析:本题考查开发模型基础知识,解这类题,需要对常见模型的核心特点有所了解。下面对选项中出现的模型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原型模型:针对需求不明确、原型可抛弃。瀑布模型:阶段明晰、无法应对需求不明确的情况。螺旋模型:瀑布模型+演化模型、循环、里程碑、风险分析。V模型:测试模型、测试全程介入、测试计划提前。把以上特点与题目描述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本题所描述的是螺旋模型。

  • [单选题]雇员类含有计算报酬的行为,利用面向对象的(),可以使得其派生类专职雇员类和兼职雇员类计算报酬的行为有相同的名称,但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 正确答案 :A
  • 多态性

  • 解析:本题是一个纯概念题。在面向对象技术中,多态考虑的是类与类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及类自身内部特定成员函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功能和行为的再抽象问题。多态是指类中具有相似功能的不同函数用同一个名称来实现,从而可以使用相同的调用方式来调用这些具有不同功能的同名函数。这也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直接模拟,例如,一个对象中有很多求两个数最大值的行为,虽然可以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写很多不同名称的函数来实现,但事实上,它们的功能几乎完全相同。这时,就可以利用多态的特征,用统一的标识来完成这些功能。这样,就可以达到类的行为的再抽象,进而统一标识,减少程序中标识符的个数。

  • [单选题]需求分析是一种软件工程活动,它在系统级软件分配和软件设计间起到桥梁的作用。需求分析使得系统工程师能够刻画出软件的(1)、指明软件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并建立软件必须满足的约束。需求分析是发现、求精、建模和规约的过程。包括详细地精化由系统工程师建立并在软件项目计划中精化的软件范围,创建所需数据、信息和(2),以及操作行为的模型,此外还有分析可选择的解决方案,并将它们分配到各软件元素中去。
  • 正确答案 :
  • 解析:需求分析使得系统工程师能够刻画出软件的功能需求(明确所开发的软件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功能)、性能需求(明确待开发的软件的技术性能指标)、环境需求(明确软件运行时所需要的软、硬件的要求)、用户界面需求(明确人机交互方式、输入/输出数据格式)。需求分析要指明软件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并建立软件必须满足的约束。需求分析是发现、求精、建模和规约的过程。包括详细地精化由系统工程师建立并在软件项目计划中精化的软件范围,创建所需数据、信息和控制流,以及操作行为的模型。

  • [单选题]企业信息系统往往是一个具有业务复杂性和技术复杂性的大系统,针对其建设,系统分析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1)。系统开发的目的是(2)。
  • 正确答案 :
  • 解析:通常,软件开发项目是要实现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即确定待开发软件系统的系统元素,并将功能和数据结构分配到这些系统元素中,它是软件实现的基础。但是,目标系统的具体物理模型是由它的逻辑模型经实例化(即具体到某个业务领域)得到的。与物理模型不同,逻辑模型忽视实现机制与细节,只描述系统要完成的功能和要处理的数据。作为目标系统的参考,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目标系统"做什么"的问题。结合现有系统(当前)分析,进行新系统设计的过程如图7-7所示。①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当前系统可能是需要改进的某个已在计算机运行的数据处理系统,也可能是一个人工的数据处理过程。在这一步首先分析、理解当前系统是如何运行的,了解当前系统的组织机构、输入输出、资源利用情况和日常数据处理过程,并用一个具体模型来反映自己对当前系统的理解。这一模型应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况。②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理解当前系统"怎样做"的基础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质,从而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物理模型中有许多物理因素,随着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因素,去掉那些非本质的因素即可获得反映系统本质的逻辑模型。③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逻辑上的差别,明确目标系统到底要"做什么",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④建立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根据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构建出相应的物理模型。值得注意的是,原有系统可以是一个正在运行的软件系统,也可以是一个纯手工运作的流程。

  • [单选题]在UML的通用机制中,(1)用于把元素组织成组;(2)是系统中遵从一组接口规范且付诸实现的物理的、可替换的软件模块。
  • 正确答案 :
  • 解析:本题是纯概念题,在UML的通用机制中,包用于把元素组织成组;构件是系统中遵从一组接口规范且付诸实现的物理的、可替换的软件模块。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面向对象方法题库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题库 专业英语题库 标准化知识题库 系统性能评价题库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题库 嵌入式系统题库 操作系统题库 系统架构设计论文题库 系统架构设计案例分析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