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通过辅导改变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及应对问题的技巧
题目:为脑瘫儿童的家长提供训练脑瘫儿童生活技能的方法,举办小组活动,分享照顾脑瘫儿童的经验,属于介入策略的哪个层次()。
解析:介入策略。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小芳是一名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很多反常现象,奶奶将小芳送到社会工作者小吴那儿寻求帮助,在通过面谈后,小吴发现,小芳表现出的种种反常现象是由于她有自闭症,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但是,小吴所在的机构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在决定工作进程时,小吴应该()。
终结服务
解析:在决定工作进程时,通常有三种可能:终结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可能终结服务的情况包括:机构缺乏合适的工作人员;缺乏具有必要技能的工作人员。这一点是上述案例所存在的问题,故此,小吴需要做出的选择是终结服务。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做出终止服务的决定,小吴也有责任帮助服务对象去获得其他服务的机会。【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面谈过程中,针对服务对象的各种情况,做出有关工作进程的不同决策。
[单选题]谭菲菲是某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者,正在为服务对象制订服务计划。在目标设定阶段,她对服务对象说:“我们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有了很多讨论,为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现在需要制订明确的目标来督促你的行动,同时也让我知道应该怎样帮助你。下面,我们讨论一下,看看什么是你认为最重要的目标,以及应该怎样具体行动来一步步达到你所希望的目标,好吗?”这是谭菲菲在制订服务计划中对目标设定的()程序所采用的方法。
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解析:制订服务计划目标设定的程序和工作包括:①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②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③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④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⑤目标要可测量,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性;⑥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⑦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本题所述为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的方法,尚未进入目标选择阶段,所以正确答案是D。
[多选题]王波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正在为服务对象制订服务计划,那么她的服务计划中应包括的内容有()。
目的及目标
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介入方法和介入行动
解析:社会工作中,服务计划由以下几部分内容构成:①目的及目标;②关注的问题与对象;③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
[多选题]社工组织退休教师志愿服务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为单亲家庭孩子服务:辅导功课、做他们的人生导师、共同设计社区公益活动、组织单亲家庭聚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行动体现了()原则。
个别化
服务目标聚焦
与服务对象相互信赖
关注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解析:介入行动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