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
题目:综合实践活动中,段老师设计了主题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有部分同学对一座古塔的建筑材料、风格产生了兴趣。在指导大家完成调查报告之后,段老师又指导这部分同学确定了新课题--"古塔建筑材料、风格与保护"。对于段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
解析:题干中,段老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确定了新的研究课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教育理念。段老师是因学生需要而在原来的基础上确定了新的研究内容,并没有提到要改变研究方法,所以D项"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的评价不恰当。考点点拨:本题首先要注意选不恰当的一项,结合材料,该情境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生的,所以应从素质教育的知识点入手。素质教育倡导创新和实践,教师应以新课改倡导的教学观为依据进行教学,以新课改倡导的教师观要求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符号学习属于( )。
事实性知识性学习
解析: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是一种事实性、知识性学习。
[单选题]高中阶段学生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深化了他们对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
逆向正迁移
解析:后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起到迁移作用,是逆迁移,并且促进、深化了前面的学习,因此是逆向正迁移。
[单选题]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学科活动
解析:学科活动是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一般按学科分别组织活动。这类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故选择D。
[单选题]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这一概念由( )首先提出。
劳伦兹
解析: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最早发现"关键期"。个体在发育的某一时期对特定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并容易获得某种行为或技能,该时期就被称为关键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故选择B。A项,皮亚杰,瑞士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他是个体身心发展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德育认知模式代表人物;现代认知学派代表人物;强调建构主义发展观,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提出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C项,1903年美国教育学家桑代克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桑代克因此也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D项,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模式,该模式认为,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学习理论中,他提出行为主义观察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动机理论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
[单选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单选题]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
精加工策略
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利用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属于精细加工策略中的联想记忆。故选择B。A选项,组织是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的过程。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和表格,以及归类策略。C选项,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理解和控制的策略,有助于学习者有效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D选项,复述策略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所学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复述策略既可以促进工作记忆中信息的保持,又适用于在长时记忆中保持信息。
[单选题]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命题学习。( )A.正确B.错误
解析: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其复杂程度高于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和符号学习为前提。符号学习,又称代表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包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理信息、词汇、图标等的学习。概念学习,即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
[单选题]因经营不善,某学校兴办的校办产业负债20多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这一债务,应当承担偿还责任的是( )。
校办产业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同时,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兴办的校办产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所以应当承担偿还债务责任的是校办产业。故选择C。
[单选题]"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比喻,夸张
解析:将积累的雪比喻为梨花盛开,属于比喻;用干树万树的重叠词夸张的表现出雪花得多,属于夸张。故选择A。"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