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题目:光明穴位于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身之本”是指
精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
气伤形
解析:气伤形,原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单选题]炉甘石的功效是
明目去翳,收湿止痒敛疮
解析:炉甘石
功效: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
使用注意:宜炮制后用。
硼砂
功效: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2012 2013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极细末干撒或调敷患处,或化水含漱。内服,1.5~3g,入丸散用。
[单选题]语音震颤增强见于
接近胸膜的肺内大空洞
[单选题]二尖瓣脱垂
心尖区收缩中期喀喇音
[单选题]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是
寄生虫病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应激状态、休克、库欣综合征等。寄生虫病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单选题]多用于治疗神经肌肉疼痛的拔罐法是
多罐法
解析: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1)留罐法:又称坐罐法,为最常见的吸拔形式。是指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留罐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2)走罐法:又称为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擦上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本法常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3)闪罐法:是指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和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肌肉松弛的部位,不宜留罐的患者,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4)刺血拔罐法:又称刺络拔罐法,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多用于实证、热证,瘀血证,如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
(5)留针拔罐法:简称针罐,即在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约5~10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起下,然后将针起出。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的作用。
[单选题]具有清肝热、息肝风、平肝阳功效的药物是
羚羊角
解析:羚羊角性寒,清热力强,有良好的清肝热、息肝风、平肝阳作用,故应选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