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题目:孔夫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

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在位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发号施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在位者本身言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服从。从教师的角度可以理解为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故选择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诗歌中,不属于白居易作品的是( )。
  • 《石壕吏》

  • 解析: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由于关心人间疾苦,被誉为"诗圣",其诗被誉为"诗史",代表作"三吏"(《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望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故选择D。李贺:唐代诗人,题材多体现鬼神,被称为"诗鬼"。代表作品:《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凭箜篌引》("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白居易:唐代诗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发起了一场诗歌革新运动一一"新乐府运动"。写诗投入犹如发魔怔,称为"诗魔"和"诗王"。代表作品:《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在天愿作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卖炭翁》、《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钱唐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观刈麦》等。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体现郑成功重大历史功绩的一项是( )。
  • 收复台湾

  • 解析:B选项,收复台湾:清康熙年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故选择B。A选项,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后来成为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C选项,官渡之战: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大战,曹操战胜,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D选项,的基础。七擒孟获:三国时期是诸葛亮征伐西南少数民族。

  • [多选题]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把记忆分为( )。
  •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 解析: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不同,一般可以把记忆分为感觉(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 [单选题]在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儿童认为海因茨想挽救妻子的生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偷窃是错误的。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个体都应该遵守规则。儿童这种道德发展水平属于( )。
  • 维护法律和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 解析:处于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

  • [单选题]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并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问题。这表明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 )。
  • 关注学生阶段

  • 解析:教师成长历程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由"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并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问题"可知,教师开始关注学生,故教师的专业成长处于关注学生阶段。

  •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