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题目:“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诚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是在哪个纪念馆门前的发言?()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抗疟药中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药物有()
  •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奎宁

    氯喹


  • [单选题]可直接地抑制凝血因子Ⅹa,并与抗凝血酶Ⅱ结合,形成构象改变,使凝血酶抗Ⅹa因子活性增强270倍,阻碍凝血酶(凝血因子Ⅱa)产生的抗凝血药是()。
  • 阿哌沙班

  •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血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血药有:①维生素K拮抗剂:可拮抗维生素K,抑制维生素K在肝细胞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发挥抗凝血作用,主要有双香豆素、双香豆素乙酯、新抗凝、华法林。此类药起效果缓慢、价格低廉、作用持续时间长久。②肝素(UFH)与低分子肝素(LMWH):对凝血的各环节均有作用,起效迅速,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而成为对抗血栓的首选。主要药品有依诺肝素、那屈肝素、替他肝素、达肝素。③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主要抑制凝血Ⅱa和Ⅹa因子,主要药品有水蛭素、重组水蛭素、达比加群酯。④凝血因子Ⅹ抑制剂:可间接或直接地抑制凝血因子Ⅹa,并与抗凝血酶Ⅱ结合,形成构象改变,使凝血酶抗Ⅹa因子活性增强270倍,阻碍凝血酶(凝血因子Ⅱa)产生。前者包括磺达肝葵钠和依达肝素,后者有阿哌沙班和利伐沙班。磺达肝葵钠不干扰血小板因子Ⅳ和血小板,致血小板减少症风险低,血浆半衰期21小时,极少引起出血。

  • [单选题]拮抗维生素K,抑制维生素K在肝细胞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发挥抗凝血作用的抗凝血药是()。
  • 双香豆素

  •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血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血药有:①维生素K拮抗剂:可拮抗维生素K,抑制维生素K在肝细胞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发挥抗凝血作用,主要有双香豆素、双香豆素乙酯、新抗凝、华法林。此类药起效果缓慢、价格低廉、作用持续时间长久。②肝素(UFH)与低分子肝素(LMWH):对凝血的各环节均有作用,起效迅速,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而成为对抗血栓的首选。主要药品有依诺肝素、那屈肝素、替他肝素、达肝素。③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主要抑制凝血Ⅱa和Ⅹa因子,主要药品有水蛭素、重组水蛭素、达比加群酯。④凝血因子Ⅹ抑制剂:可间接或直接地抑制凝血因子Ⅹa,并与抗凝血酶Ⅱ结合,形成构象改变,使凝血酶抗Ⅹa因子活性增强270倍,阻碍凝血酶(凝血因子Ⅱa)产生。前者包括磺达肝葵钠和依达肝素,后者有阿哌沙班和利伐沙班。磺达肝葵钠不干扰血小板因子Ⅳ和血小板,致血小板减少症风险低,血浆半衰期21小时,极少引起出血。

  • [单选题]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末期或分娩期不宜应用,易发生“灰婴综合征”的药物是()。
  • 氯霉素

  •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应用氯霉素可能发生不可逆性骨髓功能抑制,应避免重复疗程使用。由于氯霉素可透过胎盘屏障,对早产儿和足月产新生儿均可能引起毒性反应,发生“灰婴综合征”,因此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末期或分娩期不宜应用本品。四环素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沉积在牙齿和骨的钙质区内,引起胎儿牙齿变色,并在动物中有致畸胎作用。妊娠期妇女对四环素肝毒性反应尤为敏感,因此妊娠期妇女避免使用。应用多西环素时可能发生耐药菌的过度繁殖。一旦发生二重感染,即停用本品并予以相应治疗。

  • [单选题]患者,女性,56岁,间断性感到上腹部饱胀、恶心达1年。患者在1年前曾无明显诱因地出现恶心、上腹饱胀感,后自行服用胃药(具体不详)治疗后症状好转。在2个月前患者上述症状再次发作。查体:上腹部无反跳痛,有轻微压痛。胃镜、腹部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用药: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口服,3次/日。下列不属于促胃肠动力药的是()。
  • 胰酶


  • [多选题]所有β受体阻断剂在()上作用相同。
  • 治疗抗心律失常

    治疗心肌缺血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β受体阻断剂的作用特点”。β受体阻断剂主要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所有β受体阻断剂在治疗抗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上作用相同,但是药物之间在β受体选择性、内在的拟交感活性、血管扩张作用以及膜稳定性上存在差别。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

  • [单选题]45岁,阴道细胞学检查为巴氏Ⅱ级,宫颈活检为鳞状上皮化生,提示()
  • 宫颈糜烂愈合过程


  • 推荐下载科目: 药学专业知识二题库 药学实践与用药安全题库 自我药疗与药物治疗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