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题目:广义的教育包括( )。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定义。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特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故选择A。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选项属于四书的是( )。
《中庸》
《孟子》
《论语》
解析:四书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多选题]下列观点中,属于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有( )。
课程的价值在于培养学习者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重建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围绕社会重大问题
解析: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强调社会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该以建设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社会群体应参与到课程设计中。
[单选题]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抽象逻辑记忆,所以他们记忆定义、原理、解释概念表现得比记忆事件、人物、事实等要容易的多。( )A.正确B.错误
解析: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儿童年龄越小,识记具体的知识、事件、人物、对象、事实要比识记定义、解释、描写等好一些,并且记得牢固些。
[单选题]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高原现象
解析:高原现象指练习的进步是先快后慢的,到中期出现暂时停顿现象,即练习成绩保持一定的水平不再上升甚至呈下降的趋势。
[多选题]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
解析: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单选题]班主任对班级的作用( )。
主导作用
解析: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故选择A。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的概念关系,与"教辅一图书"一致的是( )。
尺子一文具
解析:教辅是图书的一种,尺子是文具的一种。故本题选C。
[单选题]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过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
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解析: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②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③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④教育具有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过程与其政治发展进程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单选题]贞德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被后人赞颂为"圣女"。她曾率领法国军队对抗外国人侵,并多次打败侵略者。该事迹发生的时期是( )。
英法百年战争时期
解析:贞德在英法百年战争时期(1337-1453)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并多次打败侵略者,为法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故本题选B。考点点拨:A项,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普鲁士王国同法兰西第二帝国之间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战争。C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发生在1914-1918年帝国主义列强争夺霸权的战争。D项,欧洲三十年战争是发生在1618-1648年主战场在德国的战争,以德国的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