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不妥()
正确答案 :E
失代偿期神经内分泌系统长期活性增加仍可维持血液灌注压
解析: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通过心率加快、心肌肥厚及心腔扩大等代偿调节,尚能使心室每搏排血量和每分排血量提高;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增加血管阻力,水钠潴留以维持血液灌注压,可以满足休息和活动时组织代谢的需要。在后期(失代偿期),即使通过充分代偿调节也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搏量和心排血量。故选E。解题关键:影响心排血量的五个决定因素为:①心脏的前负荷;②后负荷;③心肌收缩力;④心率;⑤心肌收缩的协调。【考点】: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第1~3天病人活动量是()
正确答案 :E
绝对卧床,限制探视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措施:①完全卧床休息3~7天,一切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帮助解决,避免不必要的翻动,并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②从第2周开始,非低血压者可鼓励患者床上作四肢活动,防止下肢血栓形成;③2周后可扶患者坐起、病情稳定患者可逐步离床,在室内缓步走动,对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故第1题选B,第2题选E。解题关键:心肌梗死患者1周内最易引起并发症,应绝对卧床休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