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E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 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 就业创造标准
题目:政府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有( )。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政府财政投资所依据的标准主要是: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就业创造标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允许减除1300元附加减除费用的人员是( )。
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的中方人员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下列四种人员,其每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在统一减除35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允许减除1300元的附加减除费用:(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2)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4)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人员。
[多选题]税收支出的一般形式包括( )。
税收豁免
纳税扣除
盈亏相抵
退税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支出的一般形式。税收支出的一般形式大致有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加速折旧、退税等。
[单选题]我国国债的发行机关是( )。
财政部
解析:国债的发行机关是中央政府或中央政府的财政部门,我国是财政部。
[多选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资源配置的主要原因有( )。
市场不提供公共产品
市场的盲目性
解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必须进行财政资源配置,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原因:一是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二是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经济活动主体往往容易从自身当前的经济利益出发,产生短期行为,而市场提供的错误信息,往往又会使经济活动主体走入歧途,导致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多选题]下列关于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 )。
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的就业有直接的影响
转移性支出会对国民收入分配产生直接的影响
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
解析:(1)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但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对国民收入分配产生的影响则是直接的。(2)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分配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分配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较弱的。(3)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而转移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4)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国民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单选题]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是( )。
预算支出绩效评价
解析:本题考查绩效评价实施管理。在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中,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
[单选题]一家在天津注册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014年支付合理的工资薪金总额300万元(其中,残疾职工工资50万元),实际发生职工教育经费50万元。2014年6月,购入电脑10台,单价4500元,当月投入使用。另外,企业当年购置节能节水专用设备800万元,购置完毕即投入使用。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2014年度允许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为( )万元。
24
解析:2.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因此,本题中税前准予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300×8%=24(万元)。
[单选题]
甲建筑工程公司下辖3个施工队、1个招待所(均为非独立核算单位),2012年经营业务如下:
(1)承包某建筑工程项目,并与建设方签订了建筑工程总包合同,总包合同明确工程总造价3000万元。
(2)甲建筑工程公司将其中200万元的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给乙建筑工程公司。
(3)甲建筑工程公司向丙建筑工程公司转让闲置办公用房一栋(购置原价700万元),取得转让收入1300万元。
(4)甲建筑工程公司招待所取得客房收入30万元,餐厅、歌舞厅收入共计55万元。已知该地娱乐业营业税税率为20%。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建筑工程公司承包建筑工程应缴纳的营业税为( )万元。
90
解析:3000×3%=90(万元)。
[单选题]2013年5月1日,某企业进口一台设备,享受免征进口关税优惠,海关审核的完税价格为120万元,海关监管期5年。2014年11月5日,企业将该设备转让,转让收入85万元,已提折旧12万元。该企业转让设备应补缴关税( )万元。(设备关税税率8%)
6.72
解析:本题考查进口货物关税的计算。免税进口的货物补税时,应当以海关审查确定的该货物原进口时的价格,扣除折旧部分价值作为完税价格。完税价格=海关审查确定的该货物原进口时的价格×[1-补税时实际已经进口的时间/(监管年限×12)]=120×[1-18÷(5×12)]=84(万元),应补缴关税=84×8%=6.72(万元)。注意"补税时实际已经进口的时间"按月计算,不足1个月但超过15日的,按照1个月计算;不超过15日的,不予计算,所以本题补税时实际已经进口的时间为1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