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用新颖的形式唤醒学生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体验

题目:在学习《故都的秋》之前,教师描述了自己感触最深的某些地方的秋天,引入本篇散文的学习,对这一导入分析不恰当的是()。

解析:D项所述“新颖的形式”在题目中没有体现。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教师在阅读叶圣陶先生“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句话后,采取了如下教学实施,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据这一观点,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范读文本后讲解朗读技巧,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

  • 解析:“范读文本后讲解朗读技巧”属于全盘授予,不一定能达到激起学生的朗诵兴趣的目的,没有体现相机诱导。

  • [单选题]刘勰提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根据这一观点,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引导学生写作过程中注重字词的锤炼、修辞的运用

  • 解析:刘勰的这句话旨在体验文章的感情,没有涉及词句、修辞等方面的意思。

  • [单选题]阅读《沁园春?雪》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更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一生写下了许多催人奋进、震撼人心的光辉诗篇。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沁园春?雪》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一。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得正确、流利。师: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一生举手,读)师:好,这位女同学不但读得正确、流利,而且把握了诗词的情感。确实这样,读诗词更重要的是读出--生(众):感情。师:感情是发自肺腑的。不过在朗读时还是有一定技巧的。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技巧呢?生1:要注意停顿、重音。生2:还要注意语速、语调。生3:抑扬顿挫。师:那我们试着注意这首词的停顿、重音、语气、语调,把词的情感读出来。首先,我提示一下,看屏幕.把重音和停顿读出来。(投影展示重音和停顿,生读)师:好,老师试着读几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请同学们根据老师读的节奏和重音来读一遍课文,注意突出节奏和重音。(生看屏幕齐读)师:同学们读得很好。只是有两句需要注意,节奏要更加明显点。“欲与天公试比高”“俱往矣”。来,再把这两句读一遍。(生齐读)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教得很详细.教学步骤略显繁琐

  • 解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先由一生试读,然后就该生所读情况分析感情这一要素在诗歌朗读中的重要性,进而引出学生对朗读技巧的讨论:之后教师又强调朗读中需要注意的节奏和重音。整体教学中循序渐进,其过程都是必要的,并不繁琐。

  • [单选题]《鸿门宴》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有一题--“许多读者认为项羽是因为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而失去天下。你同意这个看法吗?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的观点。”对这一题目设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 重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 解析:本题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并没有体现写作能力锻炼。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五章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题库 第二章 阅读教学题库 第三章 写作教学题库 第一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教学实施的建议题库 第三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题库 第二章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题库 第三章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操作与方案的编制题库 教学评价(综合练习)题库 高级中学语文(考前冲刺)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