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教书育人
题目: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老师唯恐学生成绩不好影响他们的奖金和升职,学生面对老师海量的作业苦不堪言,甚至引发厌学的心理,这样的教育完全违背了()的宗旨。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教书育人"规定,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为了学分数,不惜伤害学生的健康和身心发展,违反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故选择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明清两代建筑的是( )。
莫高窟
解析: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故选择A。
[多选题]“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气质。( )
A.正确
B.错误
解析: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二者之间的区别之一是: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而自信、坚强、勤奋具有明显的优秀特征,是描写人的性格的。
[单选题]7-11岁儿童认知大体处于( )阶段。
具体运算
解析:具体运算阶段为7-11岁,认知特点有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故选择C。A项,感知运动阶段为0-2岁,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认知特点有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低级的行为图式;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B项,前运算阶段为2-7岁,认知特点有“万物有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没有守恒概念;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D项,形式运算阶段为11-16岁认知特点为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单选题]桑代克后期把练习律看成效果律的附律的原因是( )。
光有练习而无奖励不能导致学习的进步
解析:】桑代克后期把练习律看成效果律的附律是因为光有练习而无奖励不能导致学习的进步。
[单选题]会讲英文的人学习德语,学的比其他人快,这属于( )。
正迁移
解析: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学习数学有利于学习物理,学习珠算有利于心算,掌握平面几何有助于掌握立体几何等,懂得英语的人很容易掌握法语。正迁移常常在两种学习内容相似,过程相同或使用同一原理时发生。故选择A。B选项,负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负迁移通常表现为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所需的学习时间或所需的练习次数增加或阻碍另一种学习的顺利进行以及知识的正确掌握。C选项,特殊迁移就是特定事实与技能的迁移。如跳水的一些项目,弹跳、空翻、入水等基本动作是一样的,运动员在某些项目中将这些基本动作熟练掌握,那么在学习新的跳水项目时,就可以把这些基本动作加以不同的组合,很快形成新的动作技能。D选项,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即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学习掌握了水果这一上位概念,要学习芒果这一下位概念,如果告诉学习者芒果是一种水果,就很容易掌握芒果这一概念。这种迁移就是垂直迁移。
[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 )。
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