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血心包

题目:男性,26岁,胸部刀刺伤20分钟,急诊入手术室,诉口渴,病人烦燥,体检:BP(92.3/71.5mmHg),心率116次/分,心音弱,心脏未闻及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叩诊清音,胸骨下段近剑突处有一2cm长的刀口,未见活动性出血,B超检查心包腔内积液体检中血压降至71.5/50.8mmHg,可能诊断()。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穿刺排液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穿刺位置应在肋骨下缘


  • [单选题]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常见的病原体是()
  • 柯萨奇病毒


  • [单选题]以下关于病毒性肺炎说法错误的是()
  • 免疫功能低下者以EB细胞病毒感染多见

  • 解析: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巨细胞病毒感染多见。

  • [单选题]参与速发型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免疫炎症细胞为()
  • 肥大细胞


  • [单选题]动脉导管未闭典型的心脏体征()。
  •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 [单选题]男性,58岁,吸烟史30年,咳嗽咳痰20余年,活动后气短4年,偶有下肢水肿。近5天咳嗽、气短症状加重。查体:神志清,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少量湿啰音,P2>A2,剑突下搏动增强,双下肢水肿。
  • 解析:1.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初步考虑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期。 2.该例为肺心病患者,胸片检查除基础疾病及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有肺动脉高压症,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肺动脉段突出,高度≥3mm。 3.肺心病并发症包括: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DIC,消化道出血等。 4.超声心动图拟诊标准为肺动脉收缩压≥40mmHg,肺动脉高压习惯上分为两大类:特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分为五大类:动脉性、静脉性、低氧血症相关性、慢性血栓或栓塞性、其他原因。动脉性尤其具有潜在致命性,特发性预后差,确诊后自然病程仅2.5~3.4年,钙拮抗剂仅对10%患者有效。 5.慢阻肺患者,缺氧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6.慢性呼吸性酸中毒,HCO的代偿极限为45mmol/L,该患者为46mmol/L,存在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7.肺心病心衰治疗与其他心衰的治疗不同,一般在积极治疗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便能得到改善,但对治疗无效的重症患者,可适当选用利尿药、强心剂,利尿药原则上选用作用轻的,小剂量使用;强心剂的剂量宜小,一般为常规剂量的1/2或2/3,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应低流量给氧,以维持低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镇静药会抑制呼吸,减少通气量,加重二氧化碳潴留。 8.我国引起该病最常见的原因COPD,早期诊断依据为肺动脉高压,形成肺动脉高压最重要的因素是缺氧,急性加重期首要治疗措施是控制感染。

  • [多选题]患者王某,25岁,受凉后发热、咳嗽、胸痛1周,经抗感染治疗后胸痛消失,但出现胸闷、憋气、乏力。查体:左下肺叩浊音,呼吸音消失;血常规:WBC13.4×109/L,N%78%。
  • 解析:1.患者受凉后发热、咳嗽、胸痛1周,经抗炎治疗后胸痛消失,但出现胸闷、憋气、低热、乏力。应完善ESR,PPD实验,胸片,血常规,血气分析等检查明确诊断。 2.胸片示左肺反抛物线形大片密度增高阴影,肋膈角消失,提示胸腔积液,予胸穿抽液化验。 3.患者发热,血象白细胞高,化脓性胸膜炎可能性大。 4.治疗原则是抗感染和痰液引流,并予引流胸腔积液,促使肺复张及恢复肺功能等治疗。 5.感染多为革兰阳性球菌和大多数厌氧菌,除青霉素治疗外,应加用抗厌氧菌药物,同时反复抽液或闭式引流。 6.抽液时可出现"胸膜反应",患者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四肢发凉。治疗应立即停止抽浪,使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7.胸腔积液为渗出液,胸水草黄色或脓性,细胞数>10×10/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含量>30g/L,pH<7.0。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科题库 急诊科题库 中医妇科题库 心电科题库 中医外科题库 内分泌科题库 呼吸科题库 消化科题库 风湿病科题库 肿瘤科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