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建于Ⅲ类场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8度,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平面尺寸为25m×50m,房屋高度为102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如下图所示。采用刚性好的筏板基础;地下室顶板(±0.000)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按刚性地基假定确定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8s。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的规定?()
  •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 解析: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4.3.1条,①甲类建筑,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②乙、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

  • [单选题]对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结构布置时,下列概念不正确的是()。
  • 解析:D项,若仅以无边梁的无梁楼盖将周边柱、内柱与核心筒相连而周边柱之间不再有梁,则此时已不能在房屋的周边形成空间框架,也不能形成框架-核心筒结构,其侧向刚度及抗震性能等将均差于通常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为此,即使采用了无梁楼盖,也必须设置沿房屋周边并连接周边柱的框架梁。

  • [单选题]一商厦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0g)。该建筑的入口处采用悬挑长度为17.5m的钢桁架(见下图),桁架高度为2.5m。钢桁架节点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Pgk=90kN。由此,可算得该桁架端部斜腹杆a仅由竖向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向力NEvka=()kN。端部斜腹杆a由竖向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向力
  • 76.4

  •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3.3条,8度(0.30g)抗震时,桁架节点上的竖向地震作用PEvk为节点上重力荷载代表值Pgk的15%,即:PEvk=0.15×90=13.5kN;由于桁架端部斜腹杆a与下弦杆之间的夹角为45°,则:.

  • [单选题]某现浇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阻尼比ζ=0.04,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2.0s,周期折减系数取0.8。

  • [单选题]某七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各层层高均为3.0m,内外墙厚度均为240mm,轴线居中。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采用底部剪力法对结构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各内纵墙上门洞均为1000mm×2100mm(宽×高),外墙上窗洞均为1800mm×1500mm(宽×高)。

  • [单选题]建筑为大底盘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平面和竖向均比较规则,立面如下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7度,丙类建筑,Ⅱ类场地土。

  • [单选题]一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Agk=50kN·m、MAqk=30kN·m、MAck=60kN·m(见下图),M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Awk=65kN.m(见下图)。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题库 砌体结构与木结构题库 地基与基础题库 钢结构题库 钢筋混凝土结构题库 二级结构工程师总则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