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材料:
陈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总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各自探索,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大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由陈老师讲解。一学期下来,很多学生觉得不但收获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
当然,陈老师也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有的同学老是找不到学习方法,也不愿意发言,习惯当听众,王春就是这样的孩子。陈老师有一次点名让王春发言,王春站起来紧张得面红耳赤,陈老师示意王春坐下。课后,陈老师把王春叫到办公室说:"你既然不愿意在班上公开讲,那我们就私下聊吧。现在只有我们两个人,你就补上你的课堂发言吧。"在陈老师的多次鼓励下,王春慢慢克服了胆怯,也敢上台发言了。
作为班主任,陈老师号召学生扩大阅读面。他给学生推荐了很多书目,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包括科技史、通俗哲学读物、成功者的励志故事……他还经常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视野明显开阔了,知识面也明显拓宽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陈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著述,以下观点出自《学记》的有( )。
教学相长
长善救失
解析: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教育的作用是"化性去伪":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单选题]某校大力美化了校园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确定了校风校训、班风班训等。这种现象说明该校重视( )。
隐性课程
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多选题]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体现在( )。
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
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达到成熟时期上的进程不同
解析:D项是心理发展差异性的表现。
[单选题]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
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A.正确B.错误
解析:瑞士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因此,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关于惩罚,儿童不再像前一阶段那样驯服地接受抵罪的惩罚,而认为只有回报的惩罚才是合理的。
[单选题]学习时,学习者利用一定的记忆术帮助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精细加工策略
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包括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等。
[单选题]小芳的妈妈乐于助人,受其影响小芳在学校也常常关心帮助同学,小芳的学习属于( )。
观察学习
解析:班杜拉认为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小芳受其妈妈影响,常常关心帮助同学,发生了观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