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题目:梁启超认为:"要进行趣味教育,就要让学生领会学习的乐趣,不能摧残学生学习趣味。而摧残教育趣味的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注射式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开展趣味教育,就要做到( )。

解析: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梁启超所说的"注射式教育"指的就是传统教育中的"灌输式教育"。要进行趣味教育,就要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故选择C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 )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 教学目标

  • 解析: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是教学的灵魂,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引领作用。

  • [单选题]学生对背诵枯燥乏味的英文单词没兴趣,但对学好外语后可以帮助考研或涉猎更多的外文资料感兴趣,这种间接兴趣会引起和维持其学习外语的高度( )。
  • 有意注意

  • 解析: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第一,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第二,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第三,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目的或活动的最后结果的兴趣。题目中的注意类型属于有意注意。

  • [单选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表达的情绪状态是( )。
  • 心境

  • 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特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体现了这种情绪状态。

  • [多选题]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
  • 解析:德育过程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品德水平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与受教育者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 [单选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 因材施教原则

  •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故选择B。A选项,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一原则是依据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提出来的。C选项,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D选项,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 [单选题]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据材料可知,此国际组织是( )。
  • 不结盟运动

  • 解析:题干体现了该组织奉行非集团化和不结盟政策,因此该国际组织是不结盟运动,故选D项。

  • [多选题]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军最杰出的领袖。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建元永昌。……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三月十七日,农民军已至北京城下。……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崇祯十二年(1639年),张献忠叛乱……李自成也乘时猖獗,于十四年(1641年)攻陷河南……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陷襄阳,僭号"新顺王"。次年,李自成建国,号日大顺,改元永昌……这时洪承畴早为清军所俘,山海关之地全部沦陷,而流寇的势力已非明朝所能抵御。就在这一年,流寇攻陷北京,清军也接着入关。   --摘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问题:   (1)对同一史事的叙述,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何不同。(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不同叙述的原因。(8分)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