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正确
题目:所得税采用递延法核算的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递延税款余额代表收款的权利或付款的义务。()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用权益法核算时,不会引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增减变动的事项有()。
被投资单位实际发放股票股利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实际收到已宣告的现金股利
解析:『答案解析』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会引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增减变动的事项归纳如下:(1)投资企业在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和发生净亏损时,要相应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2)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处理;(3)长期股权投资期末计提减值准备;(4)处置长期股权投资。
[多选题]下列有关分部报告的表述中,符合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有()
分部收入应当分别对外交易收入和对其他分部收入予以披露
应根据企业风险和报酬的主要来源和性质确定分部的主要报告形式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情况下应当以合并会计报表为基础披露分部信息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体现会计核算谨慎性要求的有()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
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
解析:选项A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选项D与谨慎性要求没有直接关系
[单选题]甲企业为2007年1月1日新成立的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2008年以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从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改为25%(此税率为非预期税率)。2007年末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4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万元。2008年末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50万元,本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后,存货跌价准备为贷方余额10万元。假定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万元。
0.85
[单选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2年8月月初结存甲材料150公斤,价款为300万元。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发出材料的成本,8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8月2日购入甲材料200公斤,价款为36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1.2万元;发生的保险费20万元,采购人员的差旅费5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了5%,经查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2)8月10日购入甲材料400公斤,价款为88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49.6万元。(3)8月15日,发出甲材料500公斤,委托丙公司加工产成品。该企业委托加工的产成品收回后直接用于出售。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企业根据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10万元和增值税税额1.7万元。要求:
解析:发出的甲材料成本=300+190×2+(500-150-190)×880/400+10=1042(万元)。
[单选题]甲公司2007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借方余额为72万元(均为固定资产后续计量对所得税的影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8%。假设2008年初适用所得税税率改为33%。甲公司预计会持续盈利,各年能够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2008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计税基础为6600万元。则甲公司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借方发生额为()万元。
126
解析:方法一:(余额思路)2008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6600-6000)×33%=198(万元)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借方发生额=2008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2008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98-72=126(万元)方法二:(发生额思路)由于税率变动而调增的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72/18%×(33%-18%)=60(万元)2008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发生额=(6600-6000)-72/18%=200(万元)所以,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借方发生额=60+200×33%=126(万元)【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选题]“长期应付款”科目核算的内容主要有()
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付款项
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国外设备价款
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
解析:长期应付款,是指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包括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付款项、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国外设备发生的应村款项等。选项A,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选项E,通过“应付债券”科目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