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劳动
题目: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
解析:马克思认为,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劳动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辨证统一。故选择C。A项,生物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B项,心理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D项,神话起源说,主张教育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材料: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文体不限,不少于1000字。
解析:【解析】写作思路:
(1)题目立意较为简单,主题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因为材料中所说的苏霍姆林斯基、马克思和高尔基的话语内容都在说"爱"这个主题,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爱特指老师对学生的爱。
(2)可以写议论文,从师爱的重要意义或师爱的表现形式等角度去写,通过教师的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事例或者历史上教师关爱学生的小故事来说明师爱的重要与伟大。可进行多种选择,没有固定的套路。
(3)扩充稳重的论据方面较难把握,建议可以搜集相应论据。
(4)关于教师的名言警句就比较多了,类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都可以用在作文中进行写作。
(一)评分标准:
一等(50-38)紧密围绕教育背景、教师身份写作,立意切合"教师爱学生的重要意义""教师爱学生的具体表现"等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结构严谨、文体明确、语言优美、引经据典、字体优美;(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素养,结合教育场景、学生心理,站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维度书写)
二等(37-25)站在教师立场思考主题,中心符合"对学生关心照顾""学生需要教师的关爱"等角度,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文体突出,语言通顺、字迹清楚;(符合教师的职业素养,稍微联系理论和现实)
三等(24-12)中心基本符合题意、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文体基本符合、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
四等(11-0)"三观"观念错误,中心偏离题意、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文体不明、矫揉造作、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不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基本写作能力欠缺)
(二)写作硬性扣分项目:写作与文章相关的硬伤主要集中在内容残缺和语言表达基本功上,主要几大硬性扣分项目有:标题:不写,扣5分;文章结尾:不写,字数多于600字,扣10分;少于600字,残文11分以下;语句错误:2个扣1分,5个扣3分,多余5个,字句错误降等,降12分。
[单选题]由政府部门制定的、反映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各学段各学科统一要求的指令性文件是( )。
课程标准
解析:课程标准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反映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各学段各学科统一要求的指令性文件
[单选题]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变通性、独创性和( )。
流畅性
解析:考查创造思维的三个主要特征: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想到的可能
[单选题]( )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布鲁纳
解析:布鲁纳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单选题]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
初中阶段
解析:少年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在这一时期,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
[单选题]对整个德育过程具有导向、选择、协调和激励作用的是( )。
德育目标
解析:德育目标的确立是德育的首要问题。它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着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方法和形式的选择和运用、德育效果的检测与评定,对整个德育过程具有导向、选择、协调、激励的作用。
[多选题]教学具有教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