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题目:鼠标在段落中( )击,可选中整个段落。

解析:三连击可以选中整个段落,故选择C。A选项,单击可然光标移动到当前位置。C选项,双击可以选中当前词语。D选项,四连击,效果相当于双击,取消整段选择,变成选中当前词语。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Excel表格的单元格中出现一连串的"########"符号,则表示( )。
  • 需调整单元格的宽度

  • 解析:出现"########",说明数据太长,需要增加单元格宽度,故选择B。

  • [单选题]儿童的身心发展中呈现出先发展头部后发展躯干和四肢,先发展大肌肉和大骨骼再发展小肌肉小骨骼的现象,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 顺序性

  •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具有顺序性特征。儿童身体发展按照先从头部再躯干和四肢,先大肌肉、大骨骼再小肌肉、小骨骼的顺序进行,是顺序性特征的体现。

  • [单选题]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 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 解析: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是教师给学生解疑答惑的过程,是个双向活动,只有通过"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完成,所以被称为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 [单选题]观察模仿榜样者呈示的行为,学习其社会行为,属于( )。
  • 示范法

  • 解析:班杜拉于1967年创立了示范法。他认为,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而是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共鸣,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因此,模仿与强化一样,是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示范法包括现场示范法、参与模仿法、自我示范法、电影电视或录像示范法以及想象模仿法等多种类型。

  • [单选题]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对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
  • 逆向正迁移

  • 解析: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一般是在学习初等数学之后才学习高等数学,因此是逆向迁移。正向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是逆向正迁移。

  • [单选题]透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作出能动反应,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
  •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 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各种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是要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的过程。

  • [单选题]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
  • 首因效应

  • 解析: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的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