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D

强调刑与教的实施可"或先或后"、"或缓或急" 刑罚不必拘泥于"先教后刑"的框框,可以"先刑后教" 是以"弼教"为口实,为推行重典治国政策提供思想理论依据

题目:对明代"明刑弼教"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代的法律思想。与前代儒家学说不同的是,"明刑弼教"强调刑与教的实施可"或先或后"、"或缓或急"。刑罚也不必拘泥于"先教后刑"的框框,而可以"先刑后教"。"明刑弼教"对明清两代法律实施的方法、发展方向和发挥的社会作用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我国古代法律史上,一般来说,倡导"德主刑辅",本意是注重道德教化,限制苛刑,所以它往往是同轻刑主张相联系的。而经朱熹阐发,朱元璋身体力行于后世的"明刑弼教"思想则完全是以"弼教"为口实,为推行重典治国政策提供思想理论依据。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BD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封建五刑和“十恶”最早规定于()
  • 《开皇律》


  • [单选题]不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儒家化集中表现的是()。
  • 亲亲得相首匿


  • 推荐下载科目: 国家的基本制度(上)题库 国际贸易支付题库 法的运行题库 经济法题库 适用冲突规范的制度题库 土地法和房地产法题库 条约法题库 战争与武装冲突法题库 国际民商事争议的解决题库 审判制度与法官职业道德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