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1075
题目:1岁小儿,标准体重、身长是体重(kg)身长(cm)()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Ⅱ型呼吸衰竭最主要的发生机制是()
肺泡通气不足
[单选题]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应选择()
维生素D400U/D.口服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佝偻病各期的处理原则的掌握。该题错误率较高,达30%。常见错误为选C,其他依次为B、E、D。题目要求的"预防",粗看似仅在考核对维生素D预防量的记忆,但仔细分析各选项却是列出了不同的剂量兼方案,这样就可看出所列出的并非单纯是考预防选择了。一般来说,充足的日光照射和每日补充生理剂量的维生素D(400U)即可保证体内的25-(OH)D和1,25-(OH)D浓度正常。预防只需每日供足生理需要,这个量应是每日相对稳定的,所以从这个原则只有A、C二项可选,选对就靠记忆了。错选C者,把活动期的维生素D治疗量与生理需要量混淆;而B和E则共同点是先大剂量,继之减少为每日较少量,此类供给方法显然不是供给生理需要量的方法,因此即使记不住预防量也不应错选,错选者混淆了佝偻病的治疗和预防给维生素D的原则。至于D则更不可能是预防,作为治疗而言,原则上也应以维生素D口服为主,无法口服者才注射。为预防目的,显然不可能以注射途径给药,错选D者没有掌握这一治疗原则。此外,D方案就算是活动期治疗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的储存时间较长,每2~3个月注射如此大剂量的维生素D,则有中毒的危险。可见,答对本题答题有原则的技巧,但也需有一定的理解记忆。
[单选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现寒冷损伤综合征,下列哪项治疗最重要()
复温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新生儿硬肿症治疗原则的理解记忆和应用,选准答案关键是:①理解本症病理生理关键;②注意题目中"最重要"的要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关键病理生理改变的低体温所引致的全身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损害,其相应的临床特征是低体温、皮肤及皮下组织硬肿和多器官功能损害。可见,治疗原则首先要抓住致病因素的重点即寒冷、缺氧或感染等引起的低体温,所以关键是复温。体温恢复正常有助于纠正代谢障碍,避免器官功能损伤,在复温同时需注意供给能量热卡和液体,有感染等并发症时应用抗生素治疗。本题错答率不高,主要错选A和B两项。错答A者,从原则上似不错,但忽略了题目提示的"最重要",未理解低体温在硬肿症病理生理中的核心作用。错答A或B考虑了补充热量和液体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注意到这两项治疗在复温时基础上进行才可靠有效。低体温时机体能量代谢障碍,组织缺氧,循环不良,单纯补充营养和液体易发生酸中毒、水肿、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必须边复温,边从小量热卡、液体开始补充,体温恢复正常后才逐渐过渡到足量供能供液。
[单选题]下列哪项示结核性脑膜炎进入晚期()
昏迷或惊厥频繁发作
[单选题]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称为()
血清总铁结合力
[单选题]5岁女孩,因眼睑伴下肢水肿一周,咳嗽伴喘憋一天入院。查体:血压135/96mmHg,半卧位,呼吸促,眼睑及双下肢肿胀,心率135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双肺底部可闻及细小水泡音,肝肋下3.5cm。此患儿诊断为()
急性肾炎合并循环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