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
题目:狂犬病主要的病理变化是
解析: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发病原理分为三个阶段:①局部组织内小量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入侵后,在伤口附近横纹细胞内缓慢繁殖,约4~6日内侵入周围神经,此时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②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周围传入神经迅速上行到达背根神经节后,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干及小脑等处的神经元。但亦可在扩散过程中终止于某部位,形成特殊的临床表现。③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再沿传出神经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如眼、舌、唾液腺、皮肤、心脏、肾上腺髓质等。由于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受损,可以发生呼吸肌、吞咽肌痉挛。临床上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交感神经受刺激,使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时,可发生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或猝死。 病理变化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脑膜多正常。脑实质和脊髓充血、水肿及微小出血。脊髓病变以下段较明显,是因病毒沿受伤部位转入神经,经背根节、脊髓入脑,故咬伤部位相应的背根节、脊髓段病变常很严重。延髓、海马、脑桥、小脑等处受损也较显著。 多数病例在肿胀或变性的神经细胞浆中,可见到1至数个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3~10μm的嗜酸性包涵体,即内基小体(Negribody)。常见于海马及小脑浦顷野组织的神经细胞中,偶亦见于大脑皮层的锥体细胞层、脊髓神经细胞、后角神经节、交感神经节等。内基小体为病毒集落,是本病特异且具有诊断价值的病变,但约20%的患者为阴性。 此外,唾液腺腺泡细胞、胃粘膜壁细胞、胰腺腺泡和上皮、肾上管上皮、肾上腺髓质细胞等可呈急性变性。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用来确诊疟疾患者的实验室方法为()
血或骨髓片找病原体
[单选题]患者,男,45岁,有慢性乙肝病史15年,近1年来自感体力下降,时感腹胀,消瘦。1周前因进食不洁饮食出现腹泻、腹痛,服药后腹泻好转,但近3天出现发热,明显腹痛、腹胀,小便发黄,尿量明显减少。入院后查体:意识尚清,但患者烦躁多语,慢性肝病面容,巩膜轻度黄染,明显肝掌,可见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脐下腹有压痛,轻度反跳痛,腹水征阳性。急诊化验:血常规:WBC9.8×109/L,N89%;电解质K+3.4mmol/L,Na+137mmol/L,Cl-98mmol/L,血氨为96μmol/L。
[单选题]男,30岁,农民,2001年8月9日突起畏寒、发热、乏力、周身酸痛、轻咳、痰中带血丝,于8月22日急送入院。体格检查:T38℃,眼结膜充血,腹股沟淋巴结约蚕豆大,有触痛。血常规:WBC12×109/L,N0.85,L0.15,Hb124g/L。尿蛋白(+)。
[单选题]男,20岁,1周来发热、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尿黄,黄疸急剧加深,凝血酶原活动度35%,近2天出现嗜睡,烦躁不安伴牙龈出血,皮下瘀斑,肝脾未扪及。
[单选题]男,26岁,已婚,因低热、全身皮疹两天就诊。皮疹为充血性斑丘疹,以胸部为主。
[单选题]患儿6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于2001年8月1日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皮肤无瘀点、瘀斑,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血常规WBC10×10/9L,中性86%,血小板180×109/L,尿常规未见异常。
[单选题]男,9岁,春天,突起发热、头痛、呕吐、咳嗽3天,烦躁不安1天入院。体查:体温39.5℃,血压:98/60mmHg,精神萎靡,瞳孔等大,光反应好,颈有抵抗感,胸腹部可见散在性出血点,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阴性,巴彬氏征阴性,血象:WBC15.0×109/L,N0.90,L0.10。
[单选题]某镇小学于2004年7月在1周内出现数十例发热病人,伴眼结膜充血、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人小腿肌肉压痛明显。血常规:WBC基本正常或稍升高,中性粒细胞稍升高,尿蛋白微量。镇上其他人群及学生家庭中均无类似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