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正确

题目: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有关存货跌价准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当有迹象表明存货发生减值时,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若其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其中一部分是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另一部分没有合同约定价格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区分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存货,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再与已提数进行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予补提。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

  • 解析:以前期间导致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在本期已经消失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恢复减记的金额,如果是其他因素导致存货在本期价值上升的,则不能恢复原已减记的金额,选项D不正确

  • [单选题]南方公司按单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2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市场价格为190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万元。合同售价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将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该公司尚未对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则2012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万元。
  • C.87

  • 解析:甲商品的成本是24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200-12=188(万元),所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40-188=52(万元);乙商品的成本是32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300-15=285(万元),所以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20-285=35(万元)。2012年l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两种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52+35=87(万元)。

  • [单选题]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期末存货,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A原材料成本为35万元,是为了生产B产品而持有的,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尚需投人11万元,预计B产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50万元,销售费用为6万元。假定该原材料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 A.1

  • 解析:B产品的可变现净值=50-6=44(万元),B产品的成本=35+11=46(万元),产品发生了减值,所以该原材料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A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50-11-6=33(万元),A原材料的成本为35万元,则2013年末该原材料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35-33=2(万元)。所以A原材料2013年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1=1(万元)。

  • 推荐下载科目: 中级经济法题库 会计实务综合练习题库 第三章固定资产题库 第二十章财务报告题库 第二十二章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题库 第二十一章事业单位会计题库 第十章股份支付题库 第九章金融资产题库 第六章无形资产题库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