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现在媒体对随机取样、样本代表性等概念备加关注。这种关注导致许多人错误地认为,随机取样和代表性是所有学科做调查研究的必要条件,人体生物学研究因为很少使用随机的被试样本,许多研究成果都会受到批评。 但只要想一下其他学科的情况,就很容易理解这种想法的荒谬,化学家从没尝试过抽取化合物的随机样本,生物学家也不曾用细胞或组织的随机样本进行实验,这些研究结果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非学术研究都需要使用随机样本。因此,我们在此需要强调的重点是随机取样和随机分配不是一回事。随机分配和随机取样两个词里都包含“随机”,因此许多人以为它们所指的是一回事。事实上,它们是非常不同的概念,唯一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采用了随机生成数字这一点。然而其目的却______。 随机取样涉及的是如何选择被试进行研究,如前所述,并不是所有研究都要求随机取样,但当它成为必要条件时(例如在市场调查中),我们则需要用一种方法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这种方法要确保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中,被抽中的个体就成为之后调查研究中的被试。有一点非常重要,这种随机取样的调查研究既可能是相关研究,也可能是一个真实验,只有使用了随机分配的方式,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实验。 随机分配是真实验所必需的条件,实验人员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当每一名被试被分到实验组的机会和被分到控制组的机会相等则实现了随机分配。为了达到这一点,常会用到像掷硬币这样的随机化手段(更常用的是特殊的随机化数字表格)--因为它在给被试分组时没有任何偏向。 随机分配和随机取样不是一回事,牢记这一点的最好方法是弄清楚四种组合:非随机分配的非随机样本,随机分配的非随机样本,非随机分配的随机样本,以及随机分配的随机样本。大部分心理学实验没有使用随机样本,因为没有这个必要。正如下一章将讲到的,研究可以检验理论,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方便取得的样本。如果一个研究中使用了随机分配的方法,那么它就是一项真实验,如果没有使用,那么它是一项相关调查。许多使用随机取样的研究没有使用随机分配,那是因为它们只是调查性研究,旨在寻找关联--也就是说,这些研究属于相关调查研究。然而,一些研究既使用了随机取样,又使用了随机分配,那么它们肯定是真实验。

解析:解析 由第三段“它们是非常不同的概念,唯一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采用了随机生成数字这一点”可知,B项并非二者的不同之处,反而是二者的相同之处。排除B项。第四段告诉我们,随机取样要“确保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中”,第五段中,“每一名被试被分到实验组的机会和被分到控制组的机会相等则实现了随机分配”,可见C项的实质与B项相同,都是随机取样与随机分配两者都要具备的条件,排除C项。由末段“如果一个研究中使用了随机分配的方法,那么它就是一项真实验,如果没有使用,那么它是一项相关调查。许多使用随机取样的研究没有使用随机分配,那是因为它们只是调查性研究,旨在寻找关联”可知,旨在寻找关联的调查性研究可以不使用随机分配,但这并不代表调查性研究一定不使用随机分配。而随机分配与随机取样可以同时应用在同一实验中,可见“研究目的是否为了寻求某种关联”不足以对二者进行区分。排除D项。由文章四、五段可知,随机取样只需确保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有同等机会被选中,而随机分配时,被试要相等被分到实验组和控制组,而“每一名被试被分到实验组的机会和被分到控制组的机会相等则实现了随机分配”,可见被试样本“被分到实验组的机会和被分到控制组的机会相等”才是“随机分配”不同于“随机取样”的关键,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词句理解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要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_______,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_________,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_________,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新突破 新成就 新进展

  • 解析:解析突破指打破困难、限制等,与“体制机制创新”搭配最为合适;成就指事业上的成绩,填入二三空皆可,与“体制机制创新”搭配较少;进展指事情向前发展,若填入第二空则嫌表达重复,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搭配最为妥当。故正确答案为A项。文段选自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考点:实词填空

  • [单选题]2500年前诞生的《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代表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最高境界,但是它的作者究竟是谁? 司马迁在《史记·孙武吴起列传》中说,孙武和孙膑都确有其人,孙武生于春秋末期,孙膑则晚100多年,生于战国,各有兵法传世。由于孙武是春秋末期吴王的客卿,孙膑在战国中期的齐国担任过军师,因此班固在《汉书》中把孙武的兵法叫《吴孙子》,把孙膑的兵法《齐孙子》。《吴孙子》就是一直流传于世的《孙子兵法》,而《齐孙子》(《孙膑兵法》)在魏晋时已无记载。 唐宋以后,有人对《孙子兵法》及作者提出疑问,认为此书源于孙武,却完成于孙膑;也有人认认为先秦著作往往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唐代杜牧说,孙武的兵法原有数十万言,曹操削其繁剩,笔其精粹,以成此书;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等不但怀疑《孙子兵法》其书为伪,甚至怀疑孙武、孙膑为同一人。 孙武与孙膑是否同为一人?他们各自是否都有兵书留世?此谜在20世纪70年代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的考古发掘中被解。1972年,临沂地区偶然发现一座汉墓,陪葬品中有大量竹简,其中包括《孙子兵法》(105枚)、《孙膑兵法》(232枚),这批竹简经刮削、烤炙而成,做工精细,两端平整,无刀削痕迹,系先用锯锯成而后锉磨而成。银雀山汉简的形制、书写格式、篇题的处理及各式符号的运用等,均符合汉代的简册制度。 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带给世人最大的惊喜,莫过于还原了《孙子兵法》十三篇全貌以及《孙膑兵法》十六篇。经专家整理分析,银雀山竹简中的《孙子兵法》十三篇都有文字保存,这是现存最早的《孙子兵法》版本,大约成书于西汉初期,是最接近作者原始思想的版本,为校勘和研究《孙子兵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献价值非同一般。竹简本《孙子兵法》计2300余字,现存内容与宋代版本相比,有100多处不同点,十分值得研究。 竹简本《孙膑兵法》整理出222枚,共得6000字以上,该兵法在消失了上千年后,失而复得。该书整理出上、下两编,上编可以确定属于《齐孙子》,共十五篇;下编是还不能确定属于《齐孙子》的论兵之作。竹简本篇数大大少于《艺文志》著录本,也不是完善的版本。这些实物证据揭示历史上的孙武、孙膑并非一人,也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孙武、孙膑记载的真实性,《孙膑兵法》确有其书。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细节理解。A项《孙膑兵法》的作者并没有明确提及,所以不能用来证明。B项,根据原文“……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孙武、孙膑记载的真实性。”可以得出。C项,原文末段”《孙膑兵法》确有其书“可以得出。D项,”这些实物证据揭示了历史上的孙武、孙膑并非一人“可以得出结论。本题答案为A。考点:文章阅读

  • [单选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民法院调解好的离婚案件,可以不制作调解书B.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公益诉讼”的内容C.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取传真的方式送达判决书D.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所在社区可推荐公民作为诉讼代理
  •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取传真的方式送达判决书

  • 解析:解析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0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的规定,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故A正确。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民诉法自明年1月1日起实施。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公益诉讼”的内容。故B正确。电子送达经受送达人同意,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是,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日期为送达日期。故C错误。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所在社区推荐的公民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故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民法

  • [单选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如上图所示

  • 解析:解析元素组成相似,考查元素叠加——去同存异。第一组前两幅图形去同存异,保留底边,翻转得到第三幅图,第二组图形保持这个规律,得到选项A,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平面-元素

  • [单选题]也许有一天,人类能到达毗邻行星进行自由探险,使用大功率望远镜认识我们周围的星球。我们也将切实探索地球上大洋深处的每一寸土地,以及的原始森林。但是我们很可能永远无法到地球中心去旅行。由于温度极高、压力极大,地球内部很可能永久性的成为人类无法到达的。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迹罕至 禁区

  • 解析:解析第一空,“神秘莫测”形容原始森林不合语境。排除A。第二空,“由于温度极高、压力极大······”属于因果关系,排除不合题意的“绝境”,排除C。在剩余两项当中,由于前面提到人类探索地球,所以用“人迹罕至”比“郁郁葱葱”更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混搭填空

  • [单选题]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是:
  • 刘某在地下工厂用工业用高纯度酒精加自来水制造大量假酒,并将其销售给商店,获利8万多元

  • 解析: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本题只需抓住“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病死猪肉不符合“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这一定义。B项:用工业用高纯度酒精制造假酒符合在生产中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并销售给商店符合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行为。C项:咖啡因是食品添加剂不属于“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D项:食用色素添加超标,虽然长期食用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也不符合在生产中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这一定义。因此,正确答案是B。考点:单定义判断

  • [单选题]某年份的2月有五个星期天,问下一年的五一劳动节是星期几?
  • 星期天

  • 解析:解析在2月中包含5个星期天,则可推知2月最少有:4×7+1=29天,且最后一天为星期天。因今年为闰年,则下一年应为平年。假设今天为2月28日星期六,经过366天后,366÷7余2,下一年的2月28日应为星期一,距离五一还有30+31+1=62天,62÷7余6,故下一年五一应为星期天,故正确答案为G。考点:星期日期问题

  • [单选题]一家四口人的年龄之和为149岁,其中外公年龄、母亲年龄以及两人的年龄之和都是平方数,而父亲7年前的年龄正好是孩子年龄的6倍,问外公年龄上一次是孩子年龄的整数倍是在几年前?
  • 8

  • 解析:解析根据题意,外公、母亲及两人的年龄之和都为平方数,而在正常年龄段中只有64与36符合要求。则父亲与孩子今年的年龄之和为49。父亲7年前的年龄刚好是孩子年龄的6倍,设7年前孩子x岁,则父亲为6x,x+7+6x+7=49,解得x=5,则孩子今年12岁,那么8年前外公才是孩子年龄的整数倍,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年龄问题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公务员面试题库 公文写作题库 江西省学法用法考试题库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