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线段图
题目:医院感染资料汇总统计分析后绘制成图表表示,若要说明连续性资料,表示事物数量在时间上的变动情况或一种现象随另一种现象的变动情况则选用()
解析:统计图有圆形图、直方图、直条图、统计地图和线段图等,其中线段图用于说明连续性资料,表示事物数量在时间上的变动情况或一种现象随另一种现象的变动情况。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对有内源性感染危险的患者所采取的预防原则是()
明确和适当治疗患者的潜在病灶
解析:仔细检查和明确患者的潜在病灶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等带菌状态,并及时给予适当治疗,是对具有内源性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通常采取的预防原则之一。
[单选题]对高分子聚合物(如一次性注射器)的灭菌可采用()
电离辐射灭菌法
解析:电离辐射灭菌法应用δ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进行辐射灭菌,适用于不耐热的物品灭菌,而高分子聚合物(如一次性注射器)为不耐热的物品,适合使用电离辐射灭菌法。
[单选题]为防止"小装量效应",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小于()
5%
解析: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小于5%,以防止"小装量效应",残留空气影响灭菌效果。
[单选题]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正确的是()
尽量采用封闭式重力引流
解析: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是无菌操作,不用无抗菌能力的水冲洗切口,缩短患者在监护室的滞留时间,敷料被体液渗透立即更换,尽量采用封闭式重力引流,处理不同患者之间和同一患者不同部位的伤口均要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清洁等。
[单选题]下列关于碘伏的叙述正确的是()
对皮肤黏膜无刺激
解析:碘伏属于中效消毒剂,配制时根据有效碘含量用灭菌蒸馏水进行稀释。由于对二价金属有腐蚀性,因此不适于铜、铝、碳钢等二价金属的消毒。消毒效果受有机物影响很大,因此消毒时若存在有机物,应提高药物浓度或延长消毒时间。
[单选题]当手部被大量HIV阳性血液污染时,应()
先用0.5%碘伏溶液搓洗5分钟,再洗手
解析:当手部被大量微生物或强致病微生物污染时,应用消毒液揉搓消毒后,再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高危人群的是()
剖宫产术后的患者
解析:脑出血患者使用H受体阻断剂以预防应激性溃疡,但易引起胃内细菌的过度生长,胃内pH升高,细菌浓度增高,患者胃-口腔细菌逆向定植,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硫糖铝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对胃液pH无明显影响,且其本身具有杀菌活性,与使用抗酸药和H受体阻断剂相比,发生肺炎的危险性减小。鼻饲管的放置增加了鼻咽部的细菌寄殖,引起胃内容物的反流,也可导致细菌经导管从胃至上气道的迁移,增加了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行气管插管患者由于插管期间口咽部的细菌经气管内导管途径输送入气管,此外,长时间聚集在导管表面的细菌聚集物也是导致气管插管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危险增加的原因。吞咽困难的患者往往由于误吸而导致肺炎的发生。
[单选题]导管管尖培养阳性说明细菌菌落数超过()
每平板≥15cfu
解析:导管尖端培养室,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每平板细菌数≥15cfu即为阳性。
[单选题]为患者输液后应()
洗手
解析: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后应立即洗手,输液过程中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因此为患者输液后应洗手;为患者测量血压前,应洗手,测量血压时应戴口罩,使用避污纸;进入隔离室时,应穿隔离衣,以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污染;为传染性疾病患者吸痰时,为防止患者的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和鼻腔黏膜,应戴口罩及护目镜;清洗粘有血液的手术器械时,为防止接触血液,应戴手套;气性坏疽为接触隔离的疾病,工作人员的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患者,必要时应戴好手套护理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