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系统脱敏法
题目:刘明曾因车祸对汽车产生了恐惧心理,从此不敢坐汽车。我们可以让他一次又一次地看有关汽车的图片,与他谈论汽车,让他摸汽车,最后让他坐汽车,从而逐步消除他对汽车的惧怕心理。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属于( )。
解析:系统脱敏法主要用于当事人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怖状态。系统脱敏法包括三个步骤:一是训练来访者松弛肌肉;二是建立焦虑层次(从最轻微的焦虑到引起最强烈的恐惧依次安排);三是让来访者在肌肉松弛的情况下,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产生焦虑的情境,这样直到来访者能从想象情境转移到现实情境,并能在引起恐惧的原情境中保持放松状态,焦虑情绪不再出现为止。题干中,帮助刘明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系统脱敏法。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造就"完全人格"的教育家是( )。
蔡元培
解析:"完全人格"教育是蔡元培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和理想追求,人格健康、人格诸要素只有和谐发展.才能推动国家的强盛和社会的和谐。
[单选题]( )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初中阶段
解析: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1日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道德情感表现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行动,但愿望与行动经常有距离。初中阶段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品德不良、违法犯罪多发生在这个时期。根据研究,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故选择B。A项,小学生品德发展各种成分之间是协调的,就整个小学阶段而言,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发展等是协调的、一致的。年龄越小,各成分之间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言与行之间、行为与动机之间逐渐出现矛盾和不一致的情况。C项,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
[单选题]下列关于学校开除初中学生,说法正确的是( )。
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开除学生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故选择C。
[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各级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条规定: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故选择D。
[单选题]将道德发展划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
柯尔伯格
解析:柯尔伯格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模式,并把儿童的道德判断概括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的三个水平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A项,皮亚杰,瑞士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他是个体身心发展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德育认知模式代表人物;现代认知学派代表人物;强调建构主义发展观,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提出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B项,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是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D项,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被誉林崇德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
[多选题]设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节的教学重难点。
[多选题]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