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①④⑤
题目: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实验的魅力,下列有关反应颜色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新制氯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②淀粉溶液遇碘化钾→蓝色③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白色④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⑤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红色
解析:①氯水久置后,HClO分解,最终为盐酸溶液,则浅黄绿色消失,故①正确;②淀粉遇碘单质变蓝,为淀粉的特性,但遇碘化钾不变色,故②错误;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则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最终为黑色,故③错误;④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则SO2通入品红溶液中使红色褪去,故④正确;⑤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则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故⑤正确。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胶体与溶液的根本区别在于()。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解析: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单选题]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当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反应限度时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解析:A项,外界条件改变时,可能会改变反应的限度。C项,压强不变不能作为达到反应限度的标志。D项,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并不一定相等。
[单选题]实验室用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用10%NaOH溶液洗;⑤水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②④⑤③①
解析:粗溴苯中主要含有溴、苯、溴化铁等杂质,先用水洗,FeBr3溶于水而被洗去;再用NaOH溶液洗,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NaBr、NaBrO)而被洗去;第二次用水洗时有效地除去残存在有机物中易溶于水的杂质;干燥时少量的水被除去;最后蒸馏时将溴苯中的苯分离出去(利用两者沸点的差异)。
[单选题]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到碳酸钠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室制CO2气体时.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其中混有的HCl气体
解析:A项,,因此在实验室中,能用碳酸钠溶液制备少量烧碱,正确。B项,实验室制CO2气体时,CO2气体中常含有少量的HCl气体,可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除去.反应的方程式为,若要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则还会发生反应:,使CO气体也损耗,故错误。C项,碳酸钠能与乙酸发生反应产生乙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又可以溶解丁醇、减少丁醇的气味,还可以降低乙酸丁酯的溶解度,便于分离,正确。D项,做银镜反应实验时,试管必须洁净,特别是不能有油污,否则产生的Ag不能在试管壁上附着,而是产生疏松的银颗粒.而碳酸钠溶液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可以与油污发生酯的水解反应而生成溶于水的物质,升高温度促进盐的水解,使盐溶液的碱性增强,洗涤效果更好。
[单选题]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是探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化学实验现象与结论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B
解析:A项,钠与水反应时浮在水面上是由于钠单质的密度比水小,A项错误;B项,铁与氯气反应剧烈燃烧产生红棕色的烟,是反应生成的FeCl3产物为红棕色固体小颗粒,并且也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B项正确;C项,氯水呈黄绿色,是氯气溶于水中呈现黄绿色,C项错误;D项,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瓶口有白雾,是生成的HCl遇水蒸气呈白雾状,D项错误;故选B。
[单选题]用如下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是()。
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解析:A项,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是用来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另一方面有利于容器内温度的降低,节约了实验的时间;B项,红磷足量可以把氧气完全消耗,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否则会使实验结果偏小;C项,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这样瓶内温度较高,气压还没降低到室温标准,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小;D项,如果实验装置漏气,红磷燃烧即使能耗尽装置内的氧气,由于装置漏气,外部空气也会进入装置内,也测不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此,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本题选C。
[单选题]在盛装浓硫酸试剂瓶的标签上印有的警示标记是()。
D
解析:浓硫酸是一种具有腐蚀性的危险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