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患者,52岁,男性,广东省潮州市人。发热伴咳嗽、腹泻2月余。患者有血友病病史,经常输注浓缩Ⅷ因子10多年。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8.2℃,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咽喉充血,口腔见鹅口疮。双肺呼吸音粗,肝脾肋下无触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3.5×109/L,红细胞为4.9×1012/L.血小板为114.1×109/L,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0.4x109/L。
解析:第2题常见错误:选答"A"、"D"、"E",说明对艾滋病的诊断不熟悉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伤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成人患者大多数出现腹泻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选答"C""成人患者大多数出现腹泻"不是伤寒的临床特点。虽然伤寒是肠道传染病之一,但由于伤寒内毒素的作用,常引起明显中毒性鼓肠,出现腹胀、便秘,而非腹泻,与细菌性痢疾、霍乱等肠道传染病不同;②选答"B""常无明显畏寒寒战"是伤寒发热的特点,与一般细菌感染不同。应复习伤寒的临床特点。要点伤寒患者由于伤寒内毒素的作用,常引起明显中毒性鼓肠,出现腹胀、便秘,而非腹泻。
[单选题]不属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的是()
右下腹压痛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应用题。考核学生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临床表现的认识。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错选"B"或"C",说明对急性菌痢的病理解剖及临床表现不熟悉或未认真审题。急性菌痢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加上内毒素的作用,使肠道功能紊乱、痉挛,尤其是直肠括约肌痉挛最明显,临床上出现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等症状。要点急性菌痢的肠道病变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临床上表现为左下腹压痛。
[单选题]作为机体获得对HBV免疫力及乙型肝炎患者痊愈的指标是()
抗-HBs(+)
解析:肝炎病毒阳性指标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抗-HBs阳性:表示恢复或痊愈HBeAg阳性:体内HBV复制,如转阴表示病毒停止复制抗-HBe阳性:表示机体已获得一定免疫力抗-HBcIgM阳性:仍有病毒复制。
[单选题]女,31岁,三天来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四肢酸痛,腰痛。体检:危重病容,球结膜充血,无水肿,咽充血,腋下可见点状抓痕样出血点,肝脾未及。血常规检查:WBC14×109/L,N72%,L28%,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尿常规:尿蛋白(+++),RBC4~5个/HP,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肾综合征出血热
解析:患者有发热、三痛,出血点,血中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及肾损害,是典型的肾综合征出血热。
[单选题]患儿,10个月,因发热、腹泻3天就诊,大便每日10余次,量中,蛋花汤样,伴尿少、呕吐、轻咳。查体:T38.5℃,精神萎靡,前囟、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哭泪少,心肺(-),腹软,四肢稍凉。血WBC6.0×109/L,血Na+128mmol/L,血K+3.6mmol/L。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判断题。考学生对人轮状病毒感染临床表现的认识程度。预测错误率较高。常见错误:①选答"D",说明对轮状病毒肠炎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的临床表现区别不熟悉;②选答"E",说明对轮状病毒肠炎与空肠弯曲菌肠炎的临床表现区别认识不够。细菌性腹泻大多数具有脓血便或黏液便,人轮状病毒感染大多表现为黄色稀水样便,易引起脱水及电解质失衡。
[单选题]患者,52岁,男性,广东省潮州市人。发热伴咳嗽、腹泻2月余。患者有血友病病史,经常输注浓缩Ⅷ因子10多年。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8.2℃,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咽喉充血,口腔见鹅口疮。双肺呼吸音粗,肝脾肋下无触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3.5×109/L,红细胞为4.9×1012/L.血小板为114.1×109/L,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0.4x109/L。
解析:第1题常见错误:①选答"A",说明对艾滋病与伤寒的临床表现区别不熟悉;伤寒发热多为稽留热,中毒症状明显,常有肝脾肿大,一般无淋巴结肿大;②选答"D",说明对艾滋病与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区别不熟悉;败血症毒血症状明显,常有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少见;③选答"E",说明对艾滋病与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区别不熟悉;细菌性痢疾一般有左下腹压痛,无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单选题]患者,27岁,男性,河北省人。突起发热伴头痛、全身疼痛、食欲不振10天,起病第5天出现全身皮疹。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9.2℃,脉搏120次/分,咽喉充血,除头面部外,全身皮肤有斑丘疹和少量皮下出血点。肝脾肋下未触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5.3×109/L,红细胞为4.9×1012/L.血小板为153.7×109/L。当地有类似患者,家里老鼠较多,有被蚤叮咬史。
解析:与判断能力。预测错误率不高。常见错误:①第1题选答"A"或"B",本例起病急,皮疹较多,分布广,无相对缓脉,无白细胞减少,不支持伤寒;患者未到过登革热流行区,周围血液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无减少,不支持登革热。应复习伤寒和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的特点,并与地方性斑疹伤寒鉴别;②第2题选答"A"或"B",本例临床诊断以地方性斑疹伤寒可能性大,伤寒或登革热可能性小;③第3题选答"D",罗红霉素对立克次体病有效,应复习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病原学治疗内容。要点本例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都符合地方性斑疹伤寒的诊断;检测血清外斐反应有助于明确诊断;青霉素对立克次体病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