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原用人单位

题目: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由( )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解析:本题考查工伤保险的原则和覆盖范围。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从2006年1月1日起,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 ),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人个人账户。
  • 8%

  • 解析:本题考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 [单选题]关于工伤认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 职工符台工伤认定条件,但存在犯罪情形的,不得认定为工伤

  • 解析:本题考核不认定工伤的范围。《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符合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条件,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①故意犯罪的。②醉酒或者吸毒的。③自残或者自杀的。选项B表述片面,符合题干要求。

  • [多选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符合认定或视同工伤条件,但是出现下列( )情形时,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 故意犯罪的

    醉酒或者吸毒的

    自残或者自杀的

  • 解析:本题考查不被认定为工伤的范围。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符合认定或视同符合工伤条件的,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1)故意犯罪的;(2)醉酒或者吸毒的;(3)自残或者自杀的。AE属于工伤认定范围。

  • [单选题]决策者具有较高的模糊耐受性以及很强的任务和技术取向,属于( )。
  • 分析型

  • 解析:根据价值取向与模糊耐受性两个维度的组合,决策风格可以分为:指导型、分析型、概念型、行为型。分析型决策者具有较高的模糊耐受性以及很强的任务和技术取向。喜欢对情境进行分析,倾向于过度分析事物。他们比指导型决策者评估更多的信息和备选方案,使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决策,对新的、不确定的情境的反应比较好。他们也倾向于使用独裁的领导风格。

  • [单选题]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说法,正确的是(  )。
  • 发放待遇可以委托社区现有机构

  • 解析: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故选项A错误。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可以依托社区发放。故选项B正确。享受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计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15年。故选项C错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故选项D错误。

  • [单选题]下列关于工伤保险特殊情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用人单位先行支付

  • 解析:本题考查工伤保险的特殊情况。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

  • [多选题]某大学课堂上,一位教授指出,劳动力供给涉及劳动力供给数量和劳动力供给质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国的经济发展既取决于劳动力数量,也取决于劳动力质量。目前,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增长速度放慢,劳动力质量未能实现较快的提高。此外,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可以从就业中反映出来,教授指出,对中国劳动者就业产生影响的近期动向有以下两个:一是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大公司已经开始将原来委托中国企业生产加工的很多产品收回到本国生产。二是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很多资本设备的价格在不断下降。最后,教授还强调,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会对劳动力的就业产生影响。
  • 一国的劳动力数量主要取决于该国的( )。

  • 人口总量

    劳动力参与率

    平均周工作时间

  • 解析:2.本题考查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决定因素。一国的劳动力数量主要取决于该国的人口总量、劳动力参与率以及劳动者的平均周工作时间。

  • [单选题]劳动关系系统的总体构成是( )。
  • 社会劳动关系

  •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关系的层级结构。社会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系统的总体构成。

  • [单选题]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 )。
  •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关系的主体是指拥有劳动力的劳动者和使用劳动力的用人单位,所以本题选A。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中级经济师(房地产经济) 中级经济师(保险) 中级经济师(建筑经济)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 中级经济师(邮电经济) 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 中级经济师(运输经济) 中级经济师(旅游经济) 中级经济师(金融)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