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患者,女性,16岁,因双眼共同性外斜视20°接受斜视矫正术。术前查体:双眼视力正常,角膜映光法及同视机检查显示双眼共同性外斜视20°。全身检查及眼科局部检查均正常。手术中在预置外直肌牵引线时患者出现轻微胸闷,心电图监护仪显示心率减慢。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32岁,右眼碱烧伤后3个月,睑球角膜粘连,应选用的角膜移植方法为()。
成形性角膜移植
解析:这是一道角膜移植分类的题目,应熟练掌握角膜移植分类及各自应用范围,本题干可知患者有化学伤病史,且存在睑球角膜粘连,应选择成形性角膜移植,故选C。
[单选题]患者,男,50岁。左眼突发视力下降,伴头晕,恶心。查体:左角膜混浊,前房不清,指测眼压T+3。
[单选题]患者,女性,49岁,双眼视力逐渐下降4年,右眼严重,30天前右眼视力突然下降,自用活血化瘀药物效果不佳。检查:Vod:HM/30cm,Vos:0.4,双眼眼压正常,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双眼晶状体轻度混浊,右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窥不见,左眼玻璃体混浊(+),后极部视网膜散在片状出血、硬性及软性渗出,黄斑区微血管瘤(++)。全身情况:2型糖尿病病史13年,平时控制良好,无高血压及其他病史。B超检查显示右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前少许增殖膜样物存在,无视网膜脱离。
[单选题]特发性黄斑裂孔Ⅱ期,选择手术方式()。
玻璃体切割术、内界膜剥除术
解析:视网膜脱离手术是眼科最复杂的手术,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历来存在争议,但总的原则是最小损伤化原则,即将术后不良反应降到最小。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范围局限在1~2个象限,萎缩性裂孔较小无明显牵引者,一般只选择局部硅压术,术后患者视觉功能一般恢复良好。对于年轻患者,裂孔明确且裂孔周围玻璃体较健康,视网膜下和表面均有增殖发生,严重程度不超过PVRC1者,一般选择环扎联合硅压术。青年患者周边部玻璃体切除困难,视网膜下增殖取出并发症较多,因此如无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C2以上),一般采取巩膜扣带术。随着Gass对特发性黄斑裂孔发病机制的阐述,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是目前眼科治疗IMH的主流术式,其术后裂孔闭合率高,视觉功能恢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