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室上嵴为右房室口与肺动脉口之间、右心室壁上一个较宽的弓状隆起
题目:有关室上嵴的描述,正确的是()。
解析:在肺动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由肌肉构成的隆起称室上嵴,以此为界将右心室腔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以下为发生心房梗死可出现的心电图改变,但不包括()。
ST段弓背向上抬高,Q波时限≥0.03s
解析:选项B是心室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单选题]患者男性,51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住院期间发生阿-斯综合征。心电图如图3-14-6所示,应诊断为()。
窦性心动过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停搏,室性逸搏
解析:此图为双极胸导联记录。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PP间距规则,心房率约130次/分。前3个为窦性下传的心搏,PR间期为0.17s,QRS波群增宽,时限>0.12s,考虑存在束支阻滞。第4个P波开始,均未下传心室,出现长达3.6s的无QRS波群的长间距,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停搏。长间距后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与P波无传导关系,为室性逸搏。窦性停搏指在较长的时间内,窦房结不发放冲动,心电图上P波与QRS波群均消失;心室停搏指仅有窦性P波,较长时间心电图上无QRS波群。
[单选题]关于房室旁路传导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房室旁路传导速度一定比房室结快
[单选题]符合左心房肥大的心电图改变是()。
Ⅱ、Ⅲ、aVF导联P波时限≥0.12s,P波双峰,峰间距≥0.04s
解析:左心房肥大的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房除极时间延长,P波时限≥0.12s,P波双峰,峰间距≥0.04s。
[单选题]可以反映后壁心肌梗死的导联为()。
V1、V2导联
解析:V1、V2导联可以反映后壁心肌梗死对应性改变,如怀疑有后壁心肌梗死,还应加做V7~V9导联。
[单选题]患者男性,46岁,反复发作胸痛3天,胸痛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此次就诊时再次发作胸痛,胸痛发作到胸痛消失的心电图记录如下图所示,应诊断为()。
变异型心绞痛
解析:图A为患者胸痛发作时的心电图,可见Ⅱ、Ⅲ导联ST段显著抬高呈巨R型,Ⅰ导联ST段呈对应性下移,PR间期明显延长,提示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图B为患者胸痛减轻时的心电图,Ⅱ、Ⅲ导联ST段抬高开始回落,伴随PR间期开始缩短。图C为数分钟后患者胸痛消失的心电图记录,Ⅰ、Ⅱ、Ⅲ导联ST段偏移恢复至正常,PR间期也恢复正常。根据此心电图动态变化可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该患者ST段抬高发生在下壁导联,伴随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提示冠状动脉痉挛的部位为右冠状动脉。
[多选题]有关预激综合征患者T波改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T波方向与delta波向量相反
T波呈非对称性倒置
成功射频消融术后T波可直立
delta波无明显动态变化而伴随临床症状出现T波伪正常化,常提示合并有原发性T改变
解析:部分患者成功射频消融术后T波在一段时间内可仍然倒置,此为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单选题]患者男性,29岁,反复发作心悸7年。此次因突发心悸就诊,心电图如图3-12-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