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降水蓄渗工程 防洪工程 土地整治工程 防风固沙工程
题目: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拦渣工程、护坡工程和绿化工程等。
解析: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拦渣工程、斜坡防护工程、土地整治工程、防洪排导工程、降水蓄渗工程、临时防治工程、植被建设工程、防风固沙工程等8类。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格证书甲级资质由()审批和核发。
水利部
解析: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格证书分为甲、乙、丙三级,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预防监督专业委员会承担甲级资格证书的申请受理、延续及变更的审查、日常检查等具体管理工作;省级水土保持学会受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委托承担甲级资格证书的初审和乙、丙级资格证书的申请受理、延续及变更的审查、日常检查等具体管理工作。没有省级水土保持学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乙、丙级资格证书的具体管理工作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预防监督专业委员会承担。
[单选题]一级土壤侵蚀类型区下又以地质、地貌、土壤为依据(形态学原则)划分二级类型区,共分()个二级类型区。
9
解析:二级类型区分别为: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西南土石山区,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北方冻融土侵蚀区,青藏高原冰川侵蚀区。
[单选题]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办法》,开发建设项目的()阶段报批水土保持方案。
可行性研究
解析: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环保局、水利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于1994年制定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办法》,调整了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的程序,首先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水土保持方案,其次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最后由计划主管部门审批项目的立项。管理办法中明确在开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水土保持方案。
[单选题]在风力侵蚀形式中,以()为主要方式。
跃移
解析:由于风速和地表组成物质的大小及质量不同,风力对土、沙、石粒的吹移搬运有吹扬、跃移和滚动三种形式。其中,以跃移为主要方式。从重黏土到细沙的各类土壤,一般跃移占55%~72%,滚动占7%~25%,吹扬占3%~28%。
[单选题]根据国家和地区水土保持的总体部署,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各阶段防治目标,防治目标一般采用()项量化指标,并结合定性目标列出。
6
解析:防治目标是项目区原有水土流失和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和基本治理,生态得到最大限度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有效,6项防治指标达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要求。
[单选题]()是指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治理后的平均土壤流失量与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的容许土壤流失量之比。
土壤流失控制比
解析:林草植被恢复率是指在项目建设区内,林草类植被面积占可恢复林草植被(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适宜于恢复林草植被)面积的百分比;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是指在项目建设区内,水土流失治理达标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百分比;扰动土地整治率是指在项目建设区内,扰动土地整治面积占扰动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土壤流失控制比是指在项目建设区内,容许土壤流失量与治理后的平均土壤流失强度之比。
[多选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原则包括()。
“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
“三同时”原则
预防优先,突出临时防护的原则
生态效益优先,约束主体工程设计,综合防治,突出重点的原则
解析: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技术要则为主,其余阶段设计可参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L575-2012),编制原则包括:①落实责任,明确目标;②预防为主,保护优先;③综合治理,因地制宜;④综合利用,经济合理;⑤生态优先,景观协调。
[多选题]水土保持林草措施从生态工程角度可分为()等。
林业生态工程
林草复合生态工程
农林复合生态工程
[多选题]土壤侵蚀分类是为了()。
查明土壤侵蚀现状
掌握其今后发生发展的潜在危险性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便于因害设防进行综合防治
解析:土壤侵蚀分类是为了查明土壤侵蚀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掌握其今后发生发展的潜在危险性,以便于因害设防进行综合防治。根据土壤侵蚀发生的条件、形式及其发生的地形地貌部位,在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土壤侵蚀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土地,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