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不平衡性

题目:儿童身心发展存在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性?( )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二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有的方面在较早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
  • 态度的核心成分

  • 解析:态度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由三种心理成分构成:(1)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2)情感成分: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包括喜欢与厌恶、尊敬与轻视、热爱与仇恨等: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3)行为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行为的准备状态。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是引起运动中腹痛的原因的是( )。
  • 阑尾炎

  • 解析:阑尾炎可引起运动腹痛,但是不是引起运动中腹痛的原因。

  • [单选题]晚自习时,高老师发现班上的一位男生在给一位女生递纸条,高老师走上前去对他们说:"你们在干吗?是不是递情书啊?现在可不是谈恋爱的时候啊,考上大学后再谈吧。"高老师的声音不大但同学们都听到了,这两位同学顿时羞红了脸。关于高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工作武断,伤害学生自尊

  • 解析:题干中高老师没有调查清楚便将学生传递的小纸条判断为情书,属于工作武断。高老师对学生说的话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同学们都听到了,两个学生也顿时羞红了脸,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 [单选题]( )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 教育者

  • 解析: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包括直接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故选择A。

  • [单选题]班主任王老师规定早操迟到的学生一律在教室外罚站,小涛不愿被罚站,于是每天早早到校。根据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小涛出操的行为主要是通过( )获得的。
  • 负强化

  • 解析:题目中小涛出操行为增加了,所以是一种强化,排出C、D。小涛不愿被罚站,于是每天早早到校,属于摆脱一个厌恶刺激增加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

  • [多选题]简述说服教育法的应用要求。

  •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