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向上倾斜
题目:反映比较常见的行业市场劳动力供给状况的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是()。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或单个企业所面临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所反映的是比较常见的行业市场劳动力供给状况。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是影响劳动力需求量的主导因素。
工资率
[多选题]造成优等劳动力市场和次等劳动力市场相对隔离的主要原因有()。
贫穷
歧视
技能缺乏
解析:优等劳动力市场和次等劳动力市场的划分是基于一种双层劳动力市场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可以被划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优等劳动力市场和次等劳动力市场。这两个市场实际上是独立运转的,尽管在两个市场之间偶尔也存在劳动力的流动,但是大部分社会地位低下、知识技能水平低、就业机会差的劳动者是没有机会从次等劳动力市场流入优等劳动力市场的。而贫穷、歧视及技能缺乏等是造成两种劳动力市场之间出现相对隔离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工资率变动首先通过直接作用于生产规划或产出规模,从而进一步影响劳动力需求量的作用过程及其结果,这是()。
规模效应
解析:工资率变化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规模效应又被称为产出效应,它是指工资率变动首先通过直接作用于生产规模或产出规模,从而进一步影响劳动力需求量的作用过程及其结果。
[多选题]以下关于短期劳动力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竞争性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是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的下降部分
在短期中,企业的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就是它的劳动力需求曲线
劳动力的边际收益等于劳动力边际产出量的价值量
解析:劳动力边际收益反映的是每增加一个工人所带来的收益增量。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是理解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核心概念。所以选项CE错误。
[多选题]在长期内,工资率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关系是()。
工资率上涨的规模效应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
工资率上涨的替代效应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
工资率的上涨总是会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
解析:本题考查长期劳动力需求。在长期内,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都使劳动力需求减少。因此选CDE。
[多选题]在设计企业内部的竞赛时,需要注意满足的基本要求是()。
参赛者在知识、能力以及经验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参赛者的当前职位和拟晋升职位之间存在足够的工资差距
解析:企业内部的晋升竞赛设计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要想让晋升竞赛能够激发出候选人的最大程度的努力,就必须使参与晋升竞赛的候选人之间在知识、能力或经验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可比性;②要在参与晋升竞赛的候选人的当前职位以及拟晋升职位之间创造出一种合理的工资差距,工资差距太小,就会削弱竞赛参与者的努力动机。
[多选题]根据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完全取决于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相互作用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只有正斜率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前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解析:工资率的上升对于个人的劳动力供给决策会产生两个方面的作用,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完全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相互作用。如果工资率上升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劳动力供给曲线就呈现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形状,曲线具有正的斜率(如图11-2中的AB段);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那么劳动力供给曲线呈现出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形状,曲线具有负的斜率(如图11-2中的BC段)。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一般可描述为如图11-2所示的一条"向后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多选题]下面是2011年2月,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的节选。"十一五"期间,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700万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专移就业4500万人,30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2010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达到7.9亿左右,其中城镇就业人员达到3.2亿;就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从"十五"期末的44.8:23.8:31.4转变为37:28:35,非国有经济产业比重由74.6%增加到78%;促进就业的法律制度得以确立,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开始形成,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得以更好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得到大力加强,同时也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了就业工作的应急处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