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头后仰至上颌平面与地面成45°角
题目:患者男,40岁。拟拔除上颌第二磨牙.调整椅位时应()。
解析:拔上牙时患者头部应该稍后仰,张口时上颌平面与地面约成45°角。手术椅的高度大约为患者的上颌与术者的肩部在同一水平,使医师的手臂自然下垂。一般术者应该位于患者的右前方,故选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需要劈冠以解除邻牙阻力的阻生牙类型为()。
近中阻生
解析:邻牙阻力是指第二磨牙对于第三磨牙拔除萌出所带来的阻力,这种阻力与阻生牙与第二磨牙的位置有关。以上五个阻生类型中,只有近中阻生的阻生牙肯定有邻牙阻力的存在,需通过劈冠或者去骨的方法去除。其余四个类型均不一定有邻牙阻力的存在。故选B。
[单选题]患者女,56岁。拔除右上后牙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炎症。半个月后常感伤口疼痛不适,尤其触碰伤口颊侧时有明显疼痛,X线片检查无异常,常见的原因是()。
骨尖
解析:拔牙后伤口出现疼痛,最常见伤口内有残根、伤口内有肉芽、干槽症、骨尖。其鉴别点是伤口内有残根或残留的炎性肉芽组织,患者感伤口轻度疼痛不适,主要表现局部伤口愈合不良,前者X线片有遗留残根,后者局部有炎性肉芽组织增生,因此A、B错误;干槽症有持续性剧烈疼痛,并可向耳颞部放射,拔牙创空虚,创腔内有腐败坏死物,有明显臭味,因此C错误;骨尖表现为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炎症,有骨尖处触痛明显,因此D正确。本题应选D。
[单选题]患者男,35岁。拔除时,于牙颈部折断,断面平齐牙槽嵴。此时,应采取的取根方法为()。
分根后取根
解析:对于断面在牙颈部或更高时可用根钳拔出,但为多根牙需要先分根再取出断根,所以D错误,C正确;对于断面低于牙槽嵴才需要牙挺,所以E错误;翻瓣凿骨取根用于断面低于牙槽嵴顶而且用牙挺无法取出的情况,所以A错误;丁字挺不用于牙根的拔除,所以B错误。故此题选C。
[单选题]患者,女,70岁。下颌为无牙颌,颊系带附着于牙槽嵴顶,义齿固位不佳,此时应行()。
颊系带成形术
解析:无牙颌患者,颊系带附着过高,口颊活动时会带动义齿基板,导致义齿失去固位,应手术修整形成更为有利的唇颊沟形态。
[单选题]患者,男,30岁。左下第一磨牙拔除4个月,欲行左下第一磨牙种植修复。患者若实施左下第一磨牙牙种植术成功标准,除外()。
种植体周围X线无透射区,横行骨吸收不超过1/2
[单选题]患者,男,30岁。左下第一磨牙拔除4个月,欲行左下第一磨牙种植修复。种植体的长度一般不少于()。
8~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