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顿挫型3:2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题目:患者女性,43岁,头昏1周就诊。动态心电图记录如图3-14-15所示,结合上、下图房室传导现象,应诊断为()。
解析:上图显示窦性P波规则出现,频率68次/分。房室传导呈典型的3:2文氏型传导阻滞及2:1阻滞。下图缩微图前半部分显示规律的3:2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但突然出现连续2个P波下传受阻现象,原因是文氏周期中预期下传的P波在交界区发生了隐匿传导,从而表现为3:1房室传导阻滞,这一现象称为顿挫型3:2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女性,32岁,胸闷、头昏。心电图如图3-14-3所示,应诊断为()。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解析:图中Ⅰ、Ⅱ、Ⅲ导联为同步记录。心电图显示PP间距基本规则,心房率为118次/分;QRS波群形态呈室上性,RR间距规则,心室率为38次/分;心房率>心室率,P波与QRS波群无相关性,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当由交界区起搏点控制心室时,称为交界性逸搏心律,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心室率缓慢而规则,频率一般为40~60次/分,但亦可以
[单选题]患者女性,56岁,头晕、心悸3天就诊。心电图如图3-14-17所示。
[单选题]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是()。
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
[单选题]关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相对不应期延长并且>PP间距
[单选题]关于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心电图上呈现3:1房室传导一定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解析:心电图显示3:1房室传导大多数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也可能是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即文氏周期最后一个P波虽未下传心室,但对房室交界区产生新的不应期(隐匿性传导),可使随后应下传的P波遇到不应期,而出现连续2次心室漏搏现象(3:1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