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肿瘤标志物
题目:下列检查对于明确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分期意义不大的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出现明显皮下气肿的胸部损伤是()
张力性气胸
解析:闭合型气胸(单纯性气胸):肺受胸膜腔内气体压迫而萎缩,破口闭合不再漏气;故不出现或少出现皮下气肿,故A不选。肋骨骨折不刺伤肺脏支气管,可不出现气胸,故B不选。开放性气胸内外相同,无多余压力将空气压入皮下,通常气肿不明显,故C不选。血胸可能不伴有气胸,故D不选。张力性气胸由于胸内形成单向皮瓣,压力大于外界,可将气体大量压入组织以及皮下,皮下气肿明显,故选E。
[单选题]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为()
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单选题]下面有关哮喘特征的描述中不准确的是()
凡气道反应性增高者都是支气管哮喘
[单选题]男性,41岁。因咳嗽、咳脓痰反复发作,间断咯血20余年,加重3天就诊。该患者有10年吸烟史,平均10支/天,已戒烟2年。查体左下肺可闻固定性湿啰音。胸片示双下肺纹理紊乱,以左下为著。最可能的诊断为()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单选题]患者,16岁。发热、头痛3周,体温38~39℃,伴咳嗽。查体:表情淡漠,全身无皮疹、出血点,颈略强直,双肺呼吸音清,肝肋下3cm,脾肋下2cm,均无触痛。外周血WBC23.0×10/L,中性粒细胞88%。胸片见双肺野弥漫细小点状高密度阴影。最可能的诊断考虑为()
急性血行播散性粟粒型肺结核
[单选题]男性,60岁,1个月来乏力、食欲不振,两周来气短,干咳,喜右侧卧位,既往有糖尿病史,其配偶半年前患空洞型肺结核。查体:T37.5℃,右肩胛下角线第8肋以下叩诊呈浊音,呼吸音消失,语颤减弱,肝脾肋下未及。化验:Glu8.7mmol/L,血WB(5.0×10/L,Hb130g/L。X线:右下肺野内低外高密度增高影。临床上考虑为结核性胸膜炎。
[单选题]下列关于病毒性肺炎临床表现的叙述,正确的是()
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较突出
解析: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入细支气管上皮引起细支气管炎,波及肺间质与肺泡导致肺炎(E)。常见病毒为甲、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好发于病毒流行季节,起病急,但症状通常较轻,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较突出(B对)。本病常无显著的胸部体征(C)。X线胸片多表现为肺间质病变,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磨玻璃状阴影,小片状浸润、实变(D);胸腔积液及大片浸润阴影不常见(A)。
[单选题]患者,男,60岁,吸烟史30年,慢性咳嗽、咳痰12年,气急3年,呈逐渐加重,胸片示肋间隙增宽、双肺透亮度增加,两下肺纹理乱。此患者在晨起大便时突然气急显著加重,伴有胸痛,送来急诊,你会考虑有哪些疾病的可能()
肺栓塞
解析:ARDS的原因或高危因素分为肺内因素和肺外因素,肺外因素包括严重休克、感染中毒症、严重非胸部创伤、大面积烧伤、大量输血、急性胰腺炎、药物或麻醉品中毒等;急性肺水肿一般有原发心脏疾病病情加重的过程,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本患者突然气急加重,伴胸痛符合肺栓塞的症状。
[单选题]患者,女,48岁,5年前患右上肺结核,痰菌阳性,经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治疗6个月,痰菌转阴,病灶明显吸收,自行停药,未再随访。近1月来感乏力,2天前起咳嗽,痰中带血就诊。X线胸片示右上肺大片密影,边缘不清,密度不均,高密度病灶部分隐约见有钙化。侧位病变位于肺上叶尖后段,呈团块状,约4cm×4.5cm大小,边界毛糙。家庭中近期有人患肺结核。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肺结核复发
解析:者既往结核病史,此次咳嗽,咯血,胸片为尖后段密度不均影且高密度灶见钙化,且有肺结核接触式,考虑结核复发,痰培养分枝杆菌检查可以确诊。如果痰菌阴性,不除外肿瘤。如果该患者既往治疗极不规则,而肺结核复发,应选择对巨噬细胞内外的结合分枝杆菌均有杀菌作用的异烟肼再联合至少两种敏感药物。本题难度较大。支气管扩张的其他表现为气道壁增厚,主要由支气管周围的炎症所致。由于受累肺实质通气不足、萎陷,扩张的气道往往聚拢,纵切面可显示为“双轨征”,横切面显示“环形阴影”(B)。鼠尾征指支气管肺癌沿支气管的纵轴浸润蔓延,使支气管呈尾巴状狭窄且不规则的缺损。在影像学表现下呈鼠尾巴改变的现象(A)。树芽征是HRCT上细支气管周围炎,小叶中央支气管及其远端气道扩张、黏液嵌塞,在不同的截面组合在一起,形似“春天发芽”的征象。最初用于描述肺结核并支气管播散,但也见于其他疾病,最经典的是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满肺的树芽征作为诊断依据之一(C)。残根征指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段扩张明显,外周动脉纤细,对比强烈,也叫肺门截断征(D)。蜂窝肺综合征指肺内有很多肉眼可见的小囊肿样结构,其直径一般不超过10mm,均匀地分布于肺内(E)。氨茶碱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抑制cAMP代谢为5’-AMP,而使体内的cAMP水平升高,起到扩张支气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