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C.头、颈、上肢毛细血管出血
题目:创伤性窒息的临床特征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中不正确的是()
D.心包剥离后应加快输血输液,以增加回心血量
[单选题]创伤性休克即刻采取的扩容措施最好为()
输平衡液
解析:创伤性休克短时间内扩容效果最好的是输平衡液,但晶体液很难长时间维持血容量,要想长时间维持血容量用血浆最好。
[单选题]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重要的依据是()
血气分析为低氧血症
解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肺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ARDS是急性肺损伤发展到后期的典型表现。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猛,预后极差,死亡率高达50%以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1999年制定的诊断标准如下:①有ALI/ARDS的高危因素;②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③低氧血症:ALI时动脉血氧分压(PaO)/吸入氧分数值(FiO)≤300mmHg:ARDS时PaO/FiO≤200mmHg;④胸部X线检查显示两肺浸润阴影;⑤PAWP≤18mmHg,或临床上能除外心源性肺水肿。同时符合以上5项条件者,可以诊断ALI或ARDS。故答案应选D。
[单选题]急性肝衰竭的实验室检查,下述不正确的是()
发生弥漫性肝坏死,转氨酶升高
解析:当肝脏细胞出现弥漫性坏死时,AST一般不增高,因为它来源于细胞的线粒体,细胞破坏殆尽时释放量反而减小。故答案应选E。
[单选题]休克病理生理变化时,有关微循环的改变,下列不正确的是()
微血管自律运动增强,微循环灌流压有所升高
解析:休克发生时,微循环障碍表现为以下3个阶段:①微循环收缩期(休克代偿期):周围(如皮肤、骨骼肌)和内脏(如肝、脾等)的小血管和微血管的平滑肌包括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强烈收缩,动静脉短路和直捷通路开放,结果使微动脉的阻力增高,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液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可保持,血压不变。脑和心的微血管α受体较少,脑动脉和冠状动脉收缩不明显,故脑、心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流仍可得到保证。②微循环扩张期(休克抑制期):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而毛细血管后的小静脉对酸中毒的耐受性较大,仍处于收缩状态,大量血液滞留在毛细血管网内,使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同时,毛细血管网扩大开放范围,使毛细血管容积增大,血液停滞在内,使回心血量大减,心排血量进一步降低,血压下降。③微循环衰竭期(休克失偿期):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血液灌流停止,细胞缺氧更为加重,造成细胞自溶,并且损害其他细胞,引起各器官的功能性和器质性损害。如毛细血管的阻塞超过1小时,受害细胞的代谢即停止,细胞本身也将死亡。故答案应选A。
[单选题]左膈下脓肿最常见的原因是()
脾切除术后
解析:脾切除术后易形成脾区感染,形成左膈下脓肿。
[单选题]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4岁,车祸伤1小时。查体:脉搏130次/分,血压90/60mmHg。烦燥不安,紫绀,严重呼吸困难,皮肤湿冷,右颈,胸皮下捻发感。气管左偏,右胸饱满,右肺呼吸音消失。胸片示右肺完全萎陷。
[多选题]患儿,男,10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易患感冒。查体无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及震颤
[单选题]关于肋骨骨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第11、12肋骨前端游离不固定,易发生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