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风湿热

题目:女孩10岁,4周前因猩红热用青霉素治疗好转,2周后又高热不退,四肢关节酸痛,查体:体温39℃,精神好,皮疹(-),心率160次/分,奔马律,血培养(-),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此患儿有心脏炎一项主要表现和发热,关节肿痛、链球菌感染病史三项次要表现,临床可以诊断风湿热。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有关支原体肺炎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易形成肺大疱

  •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题,考核学生对支原体(MP)肺炎临床表现的认识。错选率不高,依次为A、D,个别错答B和E。这是一道否定题,以选出正确的作为排除作答为宜,除非一眼即看出和肯定不正确项。患支原体肺炎的年长儿以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酷似百日咳样咳嗽,肺部体征常不明显。近年来认识到婴幼儿MP感染率达25%~69%,其发病急,以呼吸困难、喘憋和闻及喘鸣音的表现较突出,以上A、B、E选项与之一致,而可排除。X线表现大体分为4种:①肺门阴影增深;②支气管肺炎改变;③间质性肺炎改变;④均一的实变影。D与之符合。因A、B、D、E符合支原体肺炎,只剩下C可选择。这时我们应判断C是否不符合MP肺炎特点。易形成肺大疱是金葡菌肺炎的X线胸部X线片特点,也是金葡菌肺炎独有的,掌握这一点则一下即可确定此项不是MP肺炎所具。错答者可能是对本病特点记忆不清以及对金葡菌肺炎的X线表现特点未掌握。错选A,B是不应该的,因教材中明确描述此点为MP肺炎特征,但也可能未注意此题是否定题。而错选D是因MP肺炎X征多样而与其他肺炎相混淆。

  • [单选题]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机制为()
  • 致使病变肠黏膜双糖酶活性明显降低

  •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的理解、鉴别。该题的错误率较高,达30%左右,主要集中在选项B、D,这是由于对细菌和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混淆不清所致。肠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不同,发病机制也不同。细菌性肠炎主要分为肠毒素性肠炎和侵袭性肠炎。产生肠毒素的细菌释放两种毒素,一种不耐热肠毒素,通过促进cAMP分泌,抑制小肠绒毛上皮吸收Na+、Cl-和水,并促进肠腺分泌Cl-、Na+致大便呈水样。另一种为耐热肠毒素,抑制肠上皮细胞对Na+、Cl-和水的吸收,并促进肠腺分泌Cl-,产生分泌性腹泻。侵袭性细菌则直接侵袭小肠或结肠肠壁,使黏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因此选项A、B、D均为细菌性肠炎的发病机制,可以排除。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柱状上皮细胞复制,使绒毛肿胀、不规则和变短,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使小肠黏膜重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积聚,更重要的是顶端柱状上皮是成熟的上皮细胞,其内双糖酶活性高,受累的上皮细胞脱落后使发生病变的肠黏膜分泌双糖酶不足,活性降低,使食物中双糖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肠液渗透压因之增高产生渗透性腹泻,因此答案C才符合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机制。

  • [单选题]动脉导管未闭时,下列哪一项体征一般是不存在的()
  • 三尖瓣区舒张期杂音

  •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动脉导管未闭杂音产生机制和听诊特点的理解及记忆。错选率较高,达25%。主要错选答案为C二尖瓣区舒张期杂音,少数选为A脉压增宽。这是一道否定题,宜选出正确答案作排除性考虑,对找出"不存在"的答案是较合理答题途径。动脉导管未闭杂音听诊的体征取决于其病理生理特点,我们顺着病理性途径就可以找出正确选项。一般情况下,由于主动脉压力较肺动脉为高,故不论在收缩期或舒张期,血液均自主动脉向肺动脉分流,使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连续性杂音,故答案B叙述正确。由于主动脉血流经常流入肺动脉,使周围动脉舒张压下降而致脉压增宽,故答案A叙述正确。而动脉舒张压降低,可出现类似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周围血管体征,当脉压显著增宽时,可闻及股动脉枪击声,故答案E叙述正确。在分流量大的患者,因相对性二尖瓣狭窄而在心尖部出现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故答案C叙述正确。这样就只剩下了D项,如答题时不知其正确与否,但从以上4项肯定是正确的,也只有选D了。而反过来,也可以直接看哪项是错的。由于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在一般情况下,血液均自主动脉向肺动脉分流,属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回流至右心房和右心室的血液减少,故不会引起相对性三尖瓣狭窄所致的三尖瓣区舒张期杂音。理解了这些就容易选出正确答案。错选答案C的原因是未理解动脉导管未闭时,主动脉血分流至肺动脉,肺循环血量增加;回到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的血量也增加,导致二尖瓣相对狭窄而可产生舒张期杂音。

  • [单选题]患儿,女,1岁。高热3小时,体温39℃,惊厥1次,为全身性发作。为控制惊厥首选的药物及用药方法是()
  • 静脉注射地西泮

  • 解析:小儿热性惊厥治疗首选地西泮,静脉滴注,5分钟内生效,但作用短暂,必要时15分钟内重复,肛门灌肠同样有效,肌肉注射吸收不佳,最好不用。新生儿首选静脉注射苯妥英钠。新生儿破伤风仍应首选地西泮。

  • [单选题]根据小儿动脉收缩压的推算公式,3岁小儿的收缩()
  • 86mmHg

  • 解析:小儿动脉收缩压=年龄×2+80,舒张压=收缩压×2/3。

  • [单选题]3岁男孩,反复患肺炎,胸片示:肺纹理增强,左心房、左心室大,主动脉影增宽,应诊断为()
  • 解析:主动脉影增宽是动脉导管未闭与房缺、室缺的区别。后两者缩小。

  • [单选题]34周产男婴,出生后反应好,体检其指甲外观特点是()
  • 指甲未达指尖


  • [单选题]G/G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核型是()
  • 46,XX(或XY),-22,+t(21q22q)

  • 解析:G/G易位:是由于G组中两个21号染色体发生着丝粒融合,形成等臂染色体t(21q21q),或一个21号易位到一个22号染色体上,即t(21q22q)。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男性生殖及泌尿系统题库 内分泌科题库 骨关节题库 病理切片室及尸检室题库 呼吸系统题库 呼吸科题库 儿科专业题库 消化科题库 血液科题库 肾脏内科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